「婚姻的路是每天类似的风景、同样的过程,淡淡的,要相处得好,真得靠慧根...所谓另外一半,也不是一开始就契合,是在修正中不断的磨合,你多一点我少一点,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才能一起过一辈子...」——王伟忠《一人一半才有伴》
导演吴念真在探讨外遇的新戏「清明时节」中,将婚姻比喻为一口炉火,从炽热逐渐降温;如何维持一定温度不让它熄灭,要看夫妻双方的成熟、共同的意愿和方法。另起炉灶一样要经过温度的变化,也不见得能持续。
爱情在心理学上有三种成份:激情、亲密、承诺。师大家庭与人类学系副传授林如萍分析,激情是生理需求,随时间「每况愈下」;亲密是「知我者为你,彼此欣赏、尊崇的灵魂伴侣」;承诺代表责任感和信奉;爱情三角形愈大,感情愈稳固。「进入婚姻前,要想好爱情三角形中不能少的成份,这没有对错,可随个人爱好调配,然后就要接受那随之而来的婚姻型态,」林如萍妙喻。
四建议,避免老夫老妻的圈套
婚姻中如果较重视伴侣关系,而非角色、功用,也就是让亲密的成份与日俱增,爱情比较能常保恒温。可是婚姻、两性专家都观察到,台湾人在婚姻中经常太努力做父母,却忘了去省思自己是否是好配偶。
婚姻如何不掉入老夫老妻的圈套,保持爱情的温度?专家们建议从以下四点着手:
保持沟通:《为何春娇爱说话、志明想劈腿?》作者、精神科医生杨聪财提示,沟通是男人最需要学习的一门课。先接受男女有不同,然后再微调。女人平均一天讲两万个字,需要分享心情;男人只需体贴、同理,不需给太多意见和批评。
在性需求上,「因为分泌睪固酮,男人平均每五十二秒就闪过一个性的念头,这不是对错问题,也不是借口,」杨聪财说。可是台湾家庭有了小孩后,妈妈就和孩子一起睡的习惯,有必要调整。性的频率和地点都是夫妻应该沟通的课题。
重视彼此:婚前很容易做到重视对方,会注意对方生活习惯的小细节,但婚后却容易为杂事掩盖,或有太多的理所当然,连发型换了都没注意到,彼此珍视的部分就逐渐消失。
互相赞美:夫妻应该随时互相称赞,不要吝啬,生活本来就是小事累积,要随时扩大好的感觉。
关系平等:两人的关系要平等。自己当自己「心中小孩」的父母,源自原生家庭的问题和心理需求仍要自己去面对,而不是依赖另外一半来补救、满足你。
人会改变,婚姻中的爱情也是一段发展的历程,「就像孩子随着年龄有不同的发展,不变的就是要跟上彼此的脚步,」林如萍说。理解生命历程的改变,就不怕改变,怕的是,没有去察觉,来不及欣赏、跟随,没有携手同行。理想的亲密伴侣关系就是「彼此陪伴、跟随、引领,有时你前我后,有时你后我前,但不要落后太远,」林如萍补充说,重点在愿不愿意、能不能彼此期待、扶持。
两性关系专家、精神科医生玉白也描述,「外遇就像上帝给我们心灵上或婚姻上的一种癌症存在,」强迫大家要随时注意饮食健康,「去关心夫妻之间的密合度,任何关系变化都要视为该处理的事情,」她强调。
诊疗过很多婚姻的玉白认为,完全没有希望的婚姻是那种「付出明显不屈等、价值观差异太大」的关系,其他的都值得珍惜和努力。
也许,依照这样的标准,很少婚姻是完美的。但正如王伟忠所写,「人生如果少了婚姻,少了随之而来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少了孩子延续家的价值与感情,真会少掉很多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