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养生 >

我国心脏骤停发病率上升!预防猝死的4道防线,一定要守住!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国心脏骤停发病率上升,其中男性患者占比超七成。4月20日,由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等部门专家组织撰写的《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为97.1/10万,较10年前有上升趋势,此外,调查发现,我国心脏骤停患者男性占70.9%。

心脏骤停发生率

为何上升了?

“心脏骤停发生率上升的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总体发病人群增加了。”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陈志4月21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指出,“60岁以前,男性的心血管疾病比女性明显增多,60岁以后男性发病率和女性持平。心脏骤停患者中男性占比较高,是因为总体来说男性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比女性多,男性出现心脏骤停的时间段也比女性提前。”

激动和劳累

诱发猝死最常见

中国急救医学2020年发表的我国一项研究分析了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猝死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占57.8%,其中冠心病猝死占比最高(55.2%);21.6%为肺源性猝死,9.21%为脑源性猝死。此外,心肌病猝死为6.8%,心肌炎猝死为5.8%,肺栓塞为4.9%。在猝死的310例青年人中,最常见的是心肌病(23%)和心肌炎(16%);冠心病占12%,其他还包括胰腺炎和骨折引起的脂肪性肺栓塞等。值得注意的是,有既往病史者中,高血压最常见,占38%;30%有心脏病,24%有糖尿病。与猝死有关的最主要因素为情绪激动(26%)和劳累(25%),其次为饮酒和过饱等。在有症状体征记录者1095例中,最常表现为突然发作(20%)、休息睡眠中(16%),其次为呕吐、呼吸困难、胸闷、出汗、胸痛、腹痛、头痛等。研究中,有6%的猝死者经过完整尸体解剖,仍未发现有明确猝死病因。研究指出,猝死的预防要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同时应戒烟限酒,注意极端气温影响,要适当运动,重点是控制“三高”。

哪些是猝死的高危人群?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洪江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一般来讲,有冠心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脑卒中、心衰的病人容易发生猝死。这些病人需要当心,需要医生的正规治疗和评估。曾经有研究人员调查得出发现:一天中:猝死易发生的最高时段是6-12时;一周中:猝死率最高的是星期一;一年中:冬季的猝死率最高。

防猝死有四道防线,

守住一道就能救命!

上海长征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梁春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心源性疾病,包括急性心梗、急性致命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其实有四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防止冠脉斑块形成

斑块是存在于动脉血管壁上的脂肪团,一旦斑块破裂,就会立即在相应的血管内激发凝血功能,几乎在瞬间形成血栓,将冠脉的某分支堵塞,导致心脏突发缺血,即急性冠脉综合征。所以,防止斑块形成是从根本上预防猝死的最佳途径。措施:科学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就是戒烟,还要控制“三高”,通过上述做法多数情况下能有效地防止和延缓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道防线:防止斑块破裂

如果患者冠脉上有了斑块,注意防护第二道防线——防止斑块破裂。只要斑块不破裂,就不会发生冠脉综合征,多数情况下也就不会发生心源性猝死,让患者陷入危险。措施:在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上调脂药物,定期去医院检查,在正规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起到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的作用。

第三道防线:防止室颤发生

患者的斑块破裂了,发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还有第三道防线——防止室颤发生。一旦发生室颤,患者的心脏失去了泵血功能,血液循环停止,患者此时已是九死一生,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后预防室颤的发生极其重要。措施:静、卧、呼救。发病后要安静、镇静及冷静,就地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卧位等。立即呼叫救护车,强调需要带除颤器的救护车。

第四道防线:心脏复苏

患者已经发生了室颤,还有最后一道防线——心肺复苏,通过心脏按压等措施为患者建立血液循环。措施: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平卧,为患者实施持续的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为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

来源:健康时报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