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
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加。2020年,全球有1930万个新发癌症病例和1000万个癌症死亡病例,而中国约有457万个新发癌症病例,300万个癌症死亡病例。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署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预测,2040年在全球范围内将有约2840万个癌症新发病例,会比2020年的1930万增加47%。
相对于其他患癌风险因素,年龄几乎是“碾压式的存在”。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个70岁老年人的患癌风险是一个25岁年轻人的百倍以上。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癌症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我国,50~54岁和60~64岁年龄段的恶性肿瘤病例最多。因此,我们通常认为癌症是一种老年病。
然而,如今在我们身边却有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已经开始出现各种癌症。癌症的发生真的越来越年轻化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年轻人要当心这些癌
我们首先从单癌种发病报道中看到年轻化趋势,比如结直肠癌。在20~49岁发病的结直肠癌被分类为早发性结直肠癌。这类癌症患者本来是极少数的,但近年来却在逐渐增加。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外科学》的一项研究估计,到2030年,将有10.9%的结肠癌患者和22.9%的直肠癌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下,上述比例在2010年时仅为4.8%和9.5%。
美国癌症协会基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北美中央癌症登记协会和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等机构的癌症患者10年(2007—2016年)的数据,按照不同年龄段(15~19岁、20~29岁和30~39岁)、性别和种族/民族,对青少年群体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段总癌症发病率均有所增加,且主要是由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所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每年以近3%的速度增长,其中20~39岁年龄段更是以4%的速度增长。大多数年龄段中,与肥胖相关的几种癌症的发病率均有所增加,包括肾癌、子宫内膜癌和结直肠癌等。此外,15~19岁年龄段,淋巴瘤发病率最高;20~29岁年龄段,甲状腺癌、睾丸癌和黑色素瘤发病率最高;30~39岁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和黑色素瘤位居发病率前三。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虽然癌症发病率有所升高,但因为治疗手段的发展,总体5年生存率也是在增加的。
癌症早发的可能原因
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上的一篇综述,对癌症发病年轻化的现象和本质,阐述得更为透彻。综述首先用详细的荟萃分析明确了一个结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50岁以下成人诊断出的各种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文中称其为“早发性癌症流行”。因为证据确凿,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也将这一现象列为研究重点。
尽管具体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但文章还是尽量解释了癌症早发的可能原因。最首要的是人们在生命早期和青年时期接触的危险因素具有病因学作用,“自20世纪中期以来,早期生活暴露(包括饮食、生活方式、肥胖、环境暴露和微生物群等因素)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体重增加、缺少运动、西式饮食、糖摄入量增加、酒精摄入量增加、二手烟暴露增加、初潮年龄提前、口服避孕药和生育减少、婴儿配方奶粉使用增加和母乳喂养的减少等。
及早正视与重视
关于癌症发病年轻化的诸多数据提醒我们,要及早正视与重视。早发性癌症的增加对个人、社会和经济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年轻癌症患者不但在生命最精彩的年龄承受了身心痛苦,在职业生涯的关键阶段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他们再次罹患癌症的风险也高于普通人。在一项人群研究中,大约高达14%的年轻癌症患者在30年的随访期间再次被诊断出癌症,其中黑色素瘤、乳腺癌、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是最常见的。此外,早发性癌症的幸存者患不孕不育、心血管疾病等长期健康问题的风险也更高。
因此,希望中青年癌症患者在未来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医疗保障、增加临床试验入组、扩大病因学等基础研究,以及提高医生和中青年群体对癌症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的警觉性,降低中青年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虽然癌症年轻化听起来有些“吓人”,但很多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比如改变生活方式、避免环境危害,就对大多数癌症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另外,癌症预防更需要做好早期监控,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