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养生 >

长峰医院火灾致29人遇难!突遇火灾,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月18日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截至今早9时,事故造成 29人遇难。

在遇到火灾时,人们在逃生的过程中常常会犯一些错误,从而使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火灾逃生时别犯这些错误

错误一:

冒险跳楼逃生

发生火灾后,当选择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往往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切记不要随意跳楼、跳窗,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

错误二:

一味从高处往低处逃生

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盲目朝楼下逃生,可能自投火海。因此,在发生火灾时,首先应弄清火灾发生的方位,再决定逃生方向,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

错误三:

只知向光亮处逃生

在突遇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光亮之地往往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错误四:

盲目跟着别人逃生

当人突然面临火灾威胁时,极易因惊慌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跟着别人逃生。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

错误五:

习惯从进来的原路逃生

这是许多人在火灾逃生中会发生的行为。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可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进入一幢新的大楼或宾馆等场所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以防万一。

火场自救记住这些要诀

我们每个人都应掌握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在火灾困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第一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第二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第三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顾及贵重物品,而把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第四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

第五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按规范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在高层建筑中,普通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浓重并带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

第六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在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从而安全逃生。

第七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当前由于风高物燥,不仅居民住宅要小心防火,各工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餐厅等更要警惕,一旦失火,极易火烧连营,火势迅速蔓延,后果严重。

第八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待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用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第九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火场上的人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请记住:就地打滚虽狼狈,烈火焚身可免除。

第十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跳楼逃生也是一个逃生办法,但应该注意的是:只有在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或楼层不高(一般4层以下),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