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类型提要
你是哪一种类型?[如果适用,也看一下伴侣的类型]
正如个性特质,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最主要的类型,但不至于百分之百切合。请找出你最主要的类型,以及其他次要类型。
根据从婴儿到成人的长期追踪研究显示,人从小到大一般都维持同一种依附类型[但会受到各段感情的影响] 。一个小孩会发展何种依附类型,主要受父母教养方法与自身性格影响,另外,爸爸或妈妈的本性和孩子本性是不是契合也有影响。
由于不安全依附类型相当普遍,不宜妄下「只有可怕的父母才会养出不安全依附类型的孩子」的结论。再说,一对父母的所有孩子当中,往往各自有不同依附类型。或许父母的教养只是轻微不切合孩子情感上的需求[但会随着时间愈来愈恶化] ,再加上孩子本身的性格,因此作育出不安全类型。
尽管人一生当中的依附类型有一定水平的一致性,但也不是完全一样。一个人的形式改变一般都有征兆,往往和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相关。
注意:传统上用安全、焦虑和回避来形貌三种依附类型,但是,焦虑依附或回避依附不尽然等于一般认知中的焦虑或逃避,只有部分相同。举例说明,焦虑症患者在感情方面也有可能属于回避依附。当我在本章说起回避或焦虑等字眼,涉及的是依附类型,并非一般个性。尽管有点殽杂,我仍然运用研究人员普遍使用的概念,在此事先致歉。
I. 安全依附型
安全依附者从小的情感需求可能都会得到父母正确及敏捷的回应,他们一般会正面对待自己和他人。一般来说,他们相信他人,不会担心对方提出分手或自己遭到遗弃。他们很自在地依赖他人,也容许他人依赖自己。由于他们在感情中觉得安全,举凡伴侣的朋友、爱管闲事的姻亲,或是伴侣独自一人投入耗时的兴趣等等,对他们来说都不算太大的威胁。
安全依附者一般擅于注意伴侣的情绪反应,这代表他们有能力正确解读伴侣的情绪,并给予有助益的回应。他们一般可以忍耐某些不安全的行为[像是伴侣各样索求或退缩] ,不至于被吓坏。
若要说安全依附者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他们不一定能体会不安全感,因此不明白别人为什么不能压下那股不安全感并采取安全靠得住的行动。
II. 焦虑依附型
焦虑依附者的特质听来相当极端。如果你属于这一类,不至于所有特质都出现在你身上,就算你有当中某些部分,也只会在你觉得不安全时浮现。如果你发现自己或伴侣切合焦虑依附特质,也不要觉得惊恐或受到批评。只要运用本章最后介绍的简单技巧及策略,本文说起的所有自毁形式就可以水到渠成。事实上,我自己就是焦虑依附类型,但我依照本章提供的建议去做,因而没有遇到重大问题。
焦虑依附者从小在家中常吸收到这样的微信消息[或许并不明显] :他们的情感需求令家人手足无措。父母的回应或许不切合需求,或许根本就误解他们的情感。焦虑依附宝宝若是独自与陌生人短暂相处,往往会非常痛苦,等到爸爸或妈妈回来,他们会大发雷霆。若是安全依附宝宝,在相怜悯况下会安心自在地面对返回的家长。长大成人后,焦虑依附者会在美化配偶和对配偶生气之间摆荡。
仅为情境配图。取自pakutaso图/仅为情境配图。取自pakutaso
他们觉得不安全时,就会变得需索无度,要求很高。他们会陷入预设立场,愈担心自己的情感需求害别人手足无措,不安全感就愈重,要求也就更多。他们把自己绷得愈紧,他人就愈有可能觉得他们逼人太过,最后不是决定退缩就是离开。
焦虑依附者的长处是爱意极重繁重,渴望与人紧密连结,并且同心专心挂念伴侣,就算人不在眼前,也会一直将伴侣放在心上。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辞汇来形貌焦虑依附者,那就是全心全意。焦虑依附者的情感丰沛,他们对爱和伤害的感受都很强烈。
尽管爱意非常强烈,焦虑依附者可能会困在自己的爱意里,因此忽略对伴侣的真实感受。他们只顾自己强烈的感情,没有注意到伴侣的情绪和反应。这种情形会导致他们的行为反复无常,心情好时表现得爱心满满,心情不好则可能忽视伴侣或者没有反应。如有人离开他们,他们会急急追赶,但如果遇到同舟共济的对象,说不定反而把他们吓跑。如果他们追的不是别人的爱人,对他们来说情感不够强烈,可能就会觉得无聊。
焦虑依附:自毁行为与思考形式
以下是焦虑依附的自毁形式快速一览表。
焦虑依附者一般会:
‧ 遇到压力时故意找伴侣吵架,而不是透过感情获取抚慰。
‧ 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或是分别后的相逢感到愤怒,好比伴侣预计出差,他们会故意挑起争端。
‧ 为了得到回应,特别是当他们觉得伴侣躲避自己,便会故意踩伴侣的地雷。他们可能会借由需索无度来测试伴侣的爱与忠诚,伴侣的任何情绪反应都胜过冷漠以对。
‧ 他们的理智和情感都觉得自己对这段关系付出太多,获得太少。这是因为他们的感情极为强烈。或许伴侣无法达到他们的高标准,他们便认为对方自私及自我中心。他们强烈的感情没有获得回馈时,可能会绝望,并认为只要谈恋爱就一定会落空。他们一开始可能会美化对方,之后却又觉得幻想破灭。
‧ 将各种关系区隔开来。这会让焦虑依附者觉得自己没那么软弱。他们可能会对特定朋友[或父母] 谈论某些问题,却不会找伴侣讨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避免将所有蛋[依附] 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否则他们会对感情没有安全感,觉得深受威胁。
‧ 对话明明已经转移到中立的议题,却再度挑起争端,而不是利用中立的话题来缓和紧张场面。
III. 回避依附型
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回避依附倾向的人,多少都会像小孩一样只顾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他们幼时可能经常独自顽耍,父母或许工作很忙[基于必要或个人选择] 。他们等候获得关心,却往往被拒绝或随便打发。例如,非异性恋者被家人否定,或是周边的成人不相信或没有保护受虐者。大约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属于回避依附,因而并非儿时受到极端对待的人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里要再次提示,儿时的性格对于日后产生何种依附具有重要影响力。
回避依附者的长处是自我依赖,他们不太需要别人照顾。表面上,回避依附者擅于忍耐分离。但是,事实上他们或许不清楚分离对自己造成多大的影响。譬喻说,一些针对宝宝的研究显示,回避依附宝宝看见妈妈离开房间时没有太大反应。但是,一旦测量他们的心跳,就会发现和妈妈分离会引发他们心理上的压力。
回避依附者可能不太相信别人有能力安慰他们,或者帮助他们应付情绪。回避依附者的典型形式是:一旦察觉压力降临或者争吵后需要平抚情绪,他们便会缩进自己的世界。如果伴侣出现焦虑或需索无度的情形,他们的反应一般会非常不好,因为他们无法容忍类似行为。举个例子,面对焦虑或需索无度的行为,他们或许会恶言相向或冷笑对方,因为他们觉得受到严重陵犯。如果彼此都是回避依附者,看起来就像在黑夜里交错而过的船只,根本不像是关系紧密的团队。双方需要解决顺手问题时,两人都处于被动,心情也不合1,这样的感情存在着极大风险。
回避依附者说话有这类倾向:「没有你我也可以」,或是拿现任伴侣和前任互相比较,引人不高兴,自己却对这种评论的杀伤力毫无所觉。他们对感情可能抱持极度客观或实际的看法,像是将感情视为解决性需求或家务需求的方便法门。
研究人员有时将回避依附分为两种形态,分别是恐惧型回避和疏离型回避。恐惧型回避依附者对自己的评价不高,可能会避免与人交往。他们往往不相信自己找得到持久的爱情。在一段新恋情中,随着亲密度或承诺逐渐增加,他们一贯的因应之道是狂挑伴侣毛病,为的是结束这段关系,而不是努力解决长期关系中渐增的纷争。
疏离型回避依附者对自己有高度评价。他们或许谈过一段又一段感情,一旦伴侣要求他们许诺,他们便放弃这段关系。疏离型回避依附者和伴侣分开一段时间,相逢时可能不会展现热情热情的态度。好比说,我曾在机场眼见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小孩,应该是要为孩子的爸爸接机。可是一家人谋面时,做爸爸的只是淡淡打了个号召,然后独自拖着行李往前走,家人尾随在后,他完全没发现孩子流暴露渴望拥抱和亲吻的表情。
回避依附:自毁行为与思考形式
以下是回避依附的自毁形式快速一览表。
‧ 焦虑依附者为了吸引伴侣注意会故意踩对方地雷,而回避依附者之所以踩对方地雷,是为了逼退对方,以便获得喘气空间。
‧ 回避依附者面临压力时往往在感情上出现退缩,而不是运用感情来获取抚慰。
‧ 回避依附者的伴侣觉得受到忽视时,他们自己或许毫不在意,也不会发现伴侣正因而而伤心。譬喻说,他们薄暮下班回家,进门时会和孩子打号召,却对伴侣不理不睬。
‧ 他们在某些方面与伴侣保持距离,只想要独自处理情绪,不想让伴侣完全进入他们的感情世界。当双方的观念和感情无法顺畅交流时,这种做法就会引发许多误会。
‧ 当他们只想独处时,如果伴侣希望获得关注,他们可能会愤怒地回应,或者漠视伴侣的需求。
‧ 他们不让别人踏进感情世界,这使得他们自己预设立场,事先认定别人对他们的感情不会有任何贡献。
疏离型回避依附者往往有自信又有魅力,他们或许偶尔会热情回应、表现爱意及关怀备至,但无法长期持续。如果你和这类人谈恋爱,或许你爱上的是别的特质,不会是他们的热情。譬喻说,你欣赏对方跳脱框架的思考形式,或者冒险精神,或者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宏壮的愿景。当关系顺利发展时,你或许会以为他们的热情回应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本性如此。当关系出现裂痕,你或许会发现自己深深觉得他们的冷漠和无情才是本性。但是,更贴切地说,这两个面向都只是他们的一部分。
各种奥妙的研究显示,回避依附者渴望与人连结及亲近,即使他们自己不一定认同这种方法。举例说明,当回避依附者得知别人接纳了他们,并赞扬他们将来必定有成功的人际关系[参加某次研究会听见的评语] ,他们就和其他人一样出现正面积极的感受,自尊也跟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