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这样呢?有兴趣读者可以连结到这个网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在每题前面的方框辨别填入1~5的数字,表示“很不同意、不同意、普通、同意、很同意”:
◎ 我会很投入去思考我个人的事情,像是健康或人际关系。
◎ 他人的批评、冷笑会很容易让我感到受伤。
◎ 当我走进一个地方时,会觉得大家都在看我。
◎ 我不喜欢跟他人同享功绩或成就。
◎ 我觉得自己遇到的事情已经够烦了,没时间去管别人的事情。
◎ 我觉得我的气质跟其他人都不一样。
◎ 我常会觉得很多事情都是针对我个人。
◎ 我很容易一专注,就忘记旁人的存在。
◎ 我不太喜欢加入整体,除非其中有人会对我觉得感激。
◎ 如果有人要我付出时间精力去体贴他们,或是拿他们的事情来烦我,我会暗中觉得很不爽。
如果你的分数越高,那你就越有可能是“隐性的自恋者”!
那什么又是“隐性自恋”?“内向”与“隐性自恋”有一些共通点,像是觉得自己没受到注重、脱颖而出、常认为批评是针对他们个人。
虽然并非每一个内向的人都很自恋,可是“隐性自恋”是“内向”的黑暗面,就好像“显性自恋”是“外向”的另外一面。换句话说,并非内向的人都有隐性自恋,可是隐性自恋的人一般都很内向。
隐性自恋 常喊你不懂我的心
有这种特质的人,不会有明显的外在表征,而会倾向把想法藏在心里,让自己看起来好像被他人误解或无视。
玉白在研究了600个测试者后发现,隐性与显性自恋者的共通点,就是都认为自己天经地义要得到他人的认同,可是显性的人会跳出来争取认同,隐性的人则会想“为什么别人都不称誉我的优点?别人都不了解我!”
显性自恋的某些特质是正面的,例如可以成为辅导者,但另外一方面,心理学家凯斯.坎培尔[W. Keith Campbell] 却不认为隐性自恋有任何优点。坎培尔建议,如果你有这种特质,可以实验着去关切他人,而不是单纯让自我感觉良好。试着去减少“自我”,并和这个世界产生连结。
内向跟你想得不一样
话说回来,什么又是“内向”呢?这跟我们认知的概念,例如像是喜欢安静、低调、怕生有不同吗?
强纳森把内向分红四品种型,辨别是“社交型”[Social] 、“思考型”[Thinking] 、“焦急型”[Anxious] ,以及“便宜型”[Restrained] 。
社交型:
社交型内向的人跟一般定义的“内向”概念最接近,他们偏好只跟一小群的人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互动,而不是一大群人。不过,这品种型的人跟“害羞”是不同的,由于他们不是由于感到焦急才这么做。
思考型:
这类型的内向跟一般所认知的内向不太一样,他们善于自省、充满想法,常会神游在自己充满想像力的世界中。
焦急型:
跟“社交型”不同,焦急型内向的人会觉得跟其他人相处很痛苦,由于他们对自己的社交技巧没信心,但即使是独处的时候,这种焦急也不会消退,他们会一直不停在心里反刍这些事情。
便宜型:
便宜型内向的人总是用一种迟钝的步骤在行动,在做事或说话前都会先加以思考。
那,你觉得你内向吗?你又是哪种类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