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过后,我们迎来了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这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夏天真的要过去了,虽然秋老虎的出现还会给我们带来高温天气,但是早晚温差较大,人们感受到了丝丝的凉意。相信不少人都只知道处暑是节气,但不知道它的真实含义,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古人也为我们留下了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
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
俗话说:“处暑下雨万人愁”,十五、十六这两天下雨,也就意味着以后的雨水较多。此时的秋庄稼正处于即将成熟的时候,如果雨水较多,就容易导致籽粒不饱满而影响收成。
而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处暑后,会出现短期的回热天气,我们将这一现象叫做“秋老虎”,人们发现如果在处暑出现下雨的话,那就说明当年这个秋天已经受到秋老虎的影响,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的降雨会很频繁。
如今处暑节气已经到来,虽然象征着凉爽秋季的开始,但是天气由热变冷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在处暑后白天的天气会依然炎热,早晚的天气会变得凉爽,还是应该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