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情感 >

外遇,因为婚姻没能容纳全部的你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曾有一对夫妻来找我咨询,夫妻俩都风度翩翩。虽然年近不惑,可是两人身材保养得不错,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他们因为婚外恋的事情前来,可是当我和他们谈起来,却发现他们早已毫无交集,而且已经有将近5年的分居史了,事实上,婚姻的意义已经被这5年各行其是的生活耗光了。究其因,他们都是事业心非常强的人,为了事业,丈夫接受了援疆的工作,一去就是两年,回来时,妻子已经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公司,家被渐渐“旅馆化”。最终的出轨,对丈夫而言,也只是解除这段空壳婚姻的一个理由而已。

我猜这对夫妻,之所以不愿意再努力,是因为他们实在想要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巢穴了。因为旧的巢穴里,堆满了“灰尘”与“垃圾”,他们已经无力收拾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说“筑巢期”的主要任务是各自带着修建婚姻家庭大厦的“蓝图”讨论以取得平衡,那么“自我肯定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始实打实地为两人的房间进行“装修”了。在这个时期,你最容易听到的话就是:“当初你追求我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或者:“当初我们一吵架你就会过来哄我,现在却不搭理我;当初我一说要离家出走,你就立刻堵着门,现在你把门打开……”这一时期,女人往往会觉得上当受骗,男人会觉得后悔懊丧。当你听到这类言论的时候,就会知道,他们彼此在“筑巢期”没有就“蓝图”进行足够好的沟通,也没有讨论出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往往他们在这个时期还在运用“共生期”的解决方案:试图相信“如果爱他就要包容他”这类自我催眠的相处之道。这种相处之道只在“迷恋之爱”的时期是行得通的,因为那时双方都在共生的状态,就像连体人一样,如果我为你做事情,就等于为我做事情。但从“筑巢期”或者说“蓝图期”开始,双方就开始“解体”,但解体不意味着分开,很多人无法承认这一点,所以情感也就只能走到“共生期”就戛然而止了。

事实上,解体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不是连体人,我们是非常不同的两个人,爱情虽然很重要,但它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举个例子,这个时期最容易发生“足球寡妇”的“悲剧”。每当4年一届的足球世界杯开始的时候,女人就会发现丈夫开始堂而皇之地夜不归宿了。她们会觉得非常不平:“当初你和我谈恋爱的时候,别说是足球了,就是你亲妈来了,你也不肯离开我身边一步,现在,你就抛下我独守空房,和哥们儿一起在酒吧里,谁知道你在做些什么?你不爱我了,你说你爱足球还是爱我?”或者男人忽然发现,女人开始喜欢和同事一起聚会,甚至忘记了这一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当然这些同事是她的闺蜜,但男人还是会吃醋,觉得妻子的心已经不在家了。

这个时期经常出现的另一个现象是婚姻进入了“无言期”。妻子经常会说:“我们感情很好,可是我们现在越来越没话可说,如果出差了,他也不会打电话回来。回到家,他就会把脑袋埋在手机上,连吃饭都不会抬头,大家各自拿一个IPAD,整夜都没有正眼看过彼此。”

这个时期双方也都规矩持家,但似乎很容易对彼此失去兴趣,此时正好妈妈的时间都会被小孩子占据,父亲就成为一种无言的背景,直到忽然有一天,妻子发现有些异样的时候,可能小三已经乘虚而入了。

很多人会归结,爱情一旦消失,就会发生一种“左右手之爱”的现象,冯小刚执导的电影《手机》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我爱你就像是左手爱右手,平时不觉得什么,但如果要去了这手,那就太痛了。”这种感觉也有人称之为“相爱不相恋”,就是平常人说的“爱着爱着就成了亲情了”。可能很多人会告诉你:“婚姻就是如此,夫妻也就这么回事。你就不要奢望有什么感情了。就这么过下去,搭帮过日子就好了。”可是果真如此吗?婚姻如果不能带来情感的满足、慰藉和愉悦,结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和熟悉的陌生人在一起吗?

其实这种所谓的“亲情之爱”,在深层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是一种“二人关系”的重复。这个世界上一切关系的原型就是两种:一种是“二人关系”,另一种就是“三人关系”。所谓“二人关系”,说的就是“母婴关系”。在我们生命的早期,会和妈妈有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这种人身依附是指妈妈就是我们世界的全部,我们除了想尽办法从妈妈那里获得资源以外,别无他法。这种关系在我们生命的早期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母婴的共同体,可能婴儿就无法拥有基本的安全感;如果妈妈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孩子的全部依靠,就不会有很强的保护孩子的愿望。

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需要和这个世界产生连接,因为妈妈的奶无法供给孩子日益巨大的身躯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爸爸带着孩子走向世界以获取人生需要的资源。可是很多时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顺利地走到“与世界连接”的阶段。很多时候,我们会走到家门口就无法走出去了,可是回去也很难了,于是我们一脚在门里,一脚在门外。当我们把感情过成亲情,我们可能就会把妻子变成了妈妈,或者把丈夫也变成了妈妈。总之,当有些人在过往的生活中没有获得足够的母爱,或者没有足够好的父亲榜样,让这个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有足够兴趣的话,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就会存在两种心态,一种是渴望走出日益憋闷狭小的恐惧,一种是害怕受到伤害。

所以这个时候,当这些“2.5关系主义者”被外面世界的人拉出去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一种释放和自由,他们似乎可以离开原生家庭,幸福快乐地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真正的离开是自己独立地把脚从门槛里迈出去,而不是靠什么人来把自己拉出去。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拔苗助长,因为一个人卡在门槛处,是因为内心还有一半是属于母婴关系的“共生状态”。所以当这样的人结婚以后,他们会发现当年的问题又复制出来了:一方面他们会在关系里呈现出婴儿的状态,吸引对方变成自己的“妈妈”;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又会感觉到这种关系的窒息,于是他们必须要做一个选择,要么冷冻自己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乃至最后甚至冷冻自己对母爱的渴望,要么试图再找一个可以帮自己走出这个家门的人,希望自己可以同时穿梭于门里与门外。

如果这个循环进行下去,你就会看到这个婚姻要么死于冰冻,要么死于反复折腾的关系,这个入总是无法稳定在一个关系中,总是有第三者的存在,但却又无法离开家庭。

那些持“左右手主义”的人,其实就是站在“2.5”个人世界的边缘。

深层心理学的解析告诉我们,之所以将婚姻的这个时期定义为“自我肯定期”,是因为在这个时期,我们试图在一个新的亲密关系中,寻求跨入到新世界的可能,只是有意思的是,我们只会用二人世界的方式来解决我们需要三人世界的问题。比如我们压抑自己的需要,让自己重新变成孩子或者自我牺牲的妈妈;比如我们可以偷偷地“逃学”或者暂时地“离家出走”,那是因为我们发展到了需要呈现我们内心的另一部分自己的时刻了。很多人会非常哀伤,觉得这是因为我们不够爱彼此了,但事实是,我们已经到了需要拓展爱的疆域的时刻了,不是我们的爱消失了,而是我们的爱在长大。

很多婚姻在这个时候也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因为很多人的心态还停留在“共生期”,无视我们的关系需要拓展,我们需要将更多的自己放到关系里,而不是一半身体在屋子里,一半身体在屋子外。我们能做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将自己在屋子外面的部分切除,一个是重修屋子,拓展空间,让更完整的自己回归屋内。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会很难。

因为这需要我们做很多加深情感深度的工作,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做一些以前从未做的事情,意识到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这不是在我们已经了解的层面做工作,而是要从我们以前很少触碰的地方开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