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慈禧,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绝对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在辛酉政变中击败了咸丰之后便留下了顾命八大臣之后,慈禧统治中国长达47年。在这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清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最后,慈禧死后仅仅3年,大清就在辛亥革命的炮火里灭亡了。与国内对慈禧评价的丧权辱国、屈辱历史不同,西方史学界对慈禧的评价非常高,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评价的出发点不同。
慈禧实际的支配时间内,先后出现了同治中兴,洋务运动,给行将就木的清廷注入了一丝活力,民族资本主义在清廷的扶植下迅速发展,官办企业空前繁荣,大批新式人才涌现。同时,西北方向左宗棠收复新疆平定同治回乱,南方镇压了太平天国,从形式上保住了清廷的疆域。
洋务运动:一场失败了的现代化运动
论领导力,慈禧有相当的选贤任能的才识。同治、光绪时期的朝廷重臣,从恭亲王奕䜣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四大臣,再包括满洲贵族荣禄,一代枭雄袁世凯,在慈禧治下,都是一流的人物,内政、外交、作战都功劳卓著。慈禧以一女人当政,不同于吕后、武则天,朝中没人敢造慈禧的反。
但进入现代民族过后,中国对领导者的评价,只有一条:能否带领国家走向富强。如果做不好这一点,别的做的再好如李鸿章也不过是“裱糊匠”,做的差如慈禧那就是民族罪人了。
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东方的伟大帝国,以大一统的姿态让整个世界颤栗不已,中国民众也早已习惯了世界一流富强的体验。所以汉唐的地位高于宋明,因为大汉远逐漠北、封狼居胥,大唐西方来朝,威慑天下。
在慈禧的晚清时代,中国已经逐步向现代化国家过度,虽然是被西方列强的炮火打开而被迫过度。自三千年所未有之大变局,一直的天朝上国忽然变成了被坚船利炮挨打的地步,这种落差是国人所无法接受的,至今也被认为是国耻的存在。
甲午海战:彻底宣告了清廷洋务运动破产
而这个时期的国家领导人慈禧,自然必须受到后世的严厉批判。她身为最高统治者,却没有能力让国家走上一条富强的道路,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中国最低点,自然国内对她的评价就是很低。
从外国的角度来看,慈禧不是很差的,反而她做的相当棒。同时期的东方四大帝国——清帝国。印度莫卧儿帝国,萨法维王朝统治下的波斯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面对西方做的怎么样呢?印度全面沦陷为殖民地,波斯帝国的萨法维王朝直接终结改朝换代,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土耳其最后只剩下小亚细亚的一省之地。
“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
所以,外国评价从这个角度上看,在落后的亚非东方帝国中,除了小国寡民能维新迅速的日本,慈禧做的很好了。不但保住了中原、东北、新疆、西藏等疆域,还接受了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
可是,中国人的目标从来不是活着这么简单,中国民众对富强和大国的追求是深入骨髓的。什么“小确幸”,那是想都不会去想的,所考虑的只是民族重新腾飞。
即使晚清已经跌入了历史的最谷底,许多优秀的爱国志士依然是目光于世界的最先进位置。虽然由于晚清与世界的最大差距,这需要时间去追赶——事实上,今天能追上,已经是建国后的难以想象的伟大成就,因为大多数国家永远也追不上了。那一时期的国家领导者,确实背负了批评过多。
但是,在其位则谋其政,既然处在手握重权的那个位置,就必须要承担这个责任。如果能有超前的眼光和卓越的政治才干,是可以使国家民族更早复兴,少受苦难的。
所以,李鸿章可以凭超越时代的眼光获得一个裱糊匠的称赞,孙中山一般的革命者矢志学习西方,可以成为革命的先行者;即使如蒋介石一般,也可以因为作为最高领导人完成了抗击侵略取得胜利有正面的评价。
孙中山及其同盟会
至于慈禧这种,眼光不够超前,局限于满汉之隔,而无中华之概念,学习西方不够全力以赴,害怕变祖宗家法,失去权力,对外反抗侵略失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自然要遭受中国最强烈的批判和谴责了。
看别人家的事,和品尝自己家的事,当然感觉不同了!外国看她是尝试进行近代化改革并努力维护政权的末代统治者,而国人看她就民族的罪人,祸国殃民。
为何西方人对慈禧评价很高?
上一篇:赵云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