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春潮》电影线上展映,这部电影的剧情聚焦的还是原生家庭问题,讲述了郝蕾扮演的女主角郭建波和母亲纪明岚、女儿郭婉婷三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发生的故事,《春潮》电影解读:如何看待电影当中描述的原生家庭以及母女关系问题?
故事的女主角名叫郭建波,她的职业是记者,平时和自己的母亲以及女儿一起生活,不过祖孙三代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和睦,特别是母亲脾气很坏,母女关系紧张。三代人的生活因亲情关系捆绑在一起,但是却没有太多亲情的温暖,原生家庭的痛,在争吵中隐忍,在隐忍中爆发……
关于“原生家庭”
从“原生家庭”的角度解读电影《春潮》,不难发现,这部电影还是在探讨“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电影《春潮》曾在5月3日登上北影节在线影展限量展映,并于展映当天进入豆瓣热门电影榜TOP3,引发社交平台对“如何原生家庭看待影响”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这样一个三代女性在同一屋檐下,互相隐忍,失语,对抗,爆发的原生家庭故事,其实并没有太多“创新”,正如电影当中的情节给我们的感受,妈妈一句句无法反驳的“为你好”,其中多少是控制和宣泄,我并没有觉得自己真的变“好”了,只是面对你的挑剔,习惯了……在自己家,你是否有那么一刻觉得,像是寄人篱下?这样的原生家庭故事在很多影视剧当中已经有所展现,只不过电影里展现地更激烈,也更细腻。有评价称:“电影《春潮》真正精髓在于呈现老年“恶母”和成年女儿之间的斗争细节,尤为真实。”
不得不说,郝蕾的演技为电影加分很多。谈到电影最后郭建波的独白,郝蕾表示其实没有和导演达成一致:“她希望我对着妈妈说出这些话,但从表演技术层面来说很难做到。这里的台词我很喜欢,一个字都不想改。可是在不改的情况下,它像旁白的内容,不是一个对话。我还是坚持我自己,我觉得不能直接对着妈妈说出来。”
郝蕾在电影当中对这段独白的处理很有意思,这段话有一种空间感。这可能是郭建波日记的内容,也可能说了无数遍,如果她青春期的时候能说给妈妈听,有对话的语境,那最后郭建波可能不会一无所有。那段话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真正的对话。它很奇妙,背后有很多很深刻的内容。这段的处理之所以没有演得很成熟,是因为那个心里话是站在了女儿的位置。郝蕾说:“年龄和声音的处理,我希望呈现出来的是模糊的。”
大多数女性能够透过这部《春潮》这部电影,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如何逃离亲密关系中的爱恨捆绑,如何学会与上一代平衡自处,是我们很多人穷其一生仍需不断探索的人生课题。
关于“遗憾”
很多人会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去进行电影解读,《春潮》讲得是一个“恶母”和自己女儿的相处的故事。同时,它并不是一味地批判,从电影后面的剧情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恶母”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又太多的不幸,这似乎为每一个“原生家庭的恶母”找到了“借口”,比如《都挺好》剧中明玉的母亲对女儿的“恨”也是源于女儿的出生阻碍了自己寻求真爱的脚步,自己的未来与自由因为这个女儿的降生瞬间破灭,因为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极尽苛刻。
有人说,国产电影对母女关系的讨论似乎已经步入传统故事中“后母”、“恶婆婆”的程式,冲突在女性之间横冲直撞没有出路,最终,“父亲”反而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电影《春潮》里郭建波记住了自己在因为来例假被母亲责骂的时候父亲默默地关怀,苏明玉最后看着老年痴呆以后还不忘给女儿买辅导材料的老父亲苏大强,满脸泪花地与父亲和解。
“原生家庭故事”似乎除了“和解”没有更好的结局,《春潮》电影故事结尾,春日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像是某种无言的隐喻,“春潮”象征着欲望,同时也像是生活的眼泪,是母亲愤怒的倾泻?是女儿无声的自毁?潮水涌来,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覆水难收,原生家庭的深渊,哪里才是出口?
这一幕,恰恰像是个体人生在面对原生家庭问题的无奈与无解,是每个人一生之中都需独对的寥落时刻,潮水溶于潮水,无论是爱是恨,个体人生注定和原生家庭难解难分,这样的结尾,是无奈的隐喻、无声的呐喊、无解的答案。
对于原生家庭问题的探讨,最终给出的却是无解的答案,这似乎也是同类型题材的某种不谋而合的默契,到底有没有答案?相信,是有的,可惜电影《春潮》也只是提出了问题。
春潮电影讲的什么剧情解读 不仅仅是三代家庭的原生之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