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情感 >

什么是鸡娃牛娃 鸡娃的背后是家长的焦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前几年听说过“虎妈”,近年来又有“鸡娃”,“鸡娃”还不够,在“鸡娃”的基础上,不知道又衍生出来多少教育圈词语,你知道什么是“鸡娃”和“牛娃”吗?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掀起了新一波的教育焦虑,从“鸡娃狂魔”田雨岚到佛系爸妈也转身“鸡娃”,可见现在的教育环境到底有多“卷”,看到这里,很多人不明白鸡娃是啥意思,更不用说牛娃了。

但是如果说到打鸡血的话,很多人就会明白了。

“鸡娃”就是家长为了孩子能取得优秀的成绩,给孩子“打鸡血”,给孩子安排各种学习活动任务,激励孩子奋发向上,这样的方式就叫做“鸡娃”。

“鸡娃”既是一种行为,也是被“鸡”的孩子的代称。

曾有一位网友想要潜入北京某“鸡娃”群里一探究竟,只可惜在入群回答问题的时候,就被刷了下来。

什么是“鸡娃”他懂,可是“牛娃”是啥,“素鸡”、“自鸡”又是什么?

其实,“牛娃”指的就是那些在“鸡娃”里十分优秀的孩子,他们可能是在英语、奥数或是某一方面特别突出,异于常人,所以特别的牛,也就是别人口中的“牛娃”。

至于“普娃”不是青蛙,而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素鸡”则是不追求成绩高于常人,而是选择提升娃的素质教育的行为,比如钢琴、围棋、画画等活动,高级一点的,还有马术、击剑、花样滑冰等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至于“自鸡”则是一些家长的自发行为,他们本身是老师,或者学历层次较高,稍微突击一下就能自行辅导孩子,所以自己在家“鸡娃”叫做“自鸡”。

说到底,这些“鸡娃”、“牛娃”等词汇,还是教育焦虑在作祟,有人说这样的行为可以激发孩子的天赋,可以让孩子领先在起跑线上。

但是当孩子的童年被培训班填满,他们看似是得到了短暂的发展,但是只有过来人才知道,这样的行为过早地消耗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透支了孩子的学习态度。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一下子填塞太多,只会让孩子接受不了。

不管你家的娃娃是“鸡娃”“牛娃”还是“普娃”,都要记住一点,比起孩子的考试成绩,还是孩子的快乐最重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