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里,总有一种被称为“喜欢”的感情潜滋暗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发觉自己的目光开始离不开那个叫宁的同学。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一双深思的眼睛藏在眼镜后方,微微垂下的嘴角让人感觉到他无比认真、成熟沉稳,但那微微扬起的眉又带着亲和的气息,不会让人感觉到一丝冷漠与高傲。课堂上,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课外,他经常参加文艺活动,曾经在一次纪录片比赛中,他的作品从选题切入到拍摄手法都无懈可击,因此获得一等奖。
我的成绩不太好,老师常常担心我能不能考上重点大学,因为我只有英语考试不在话下,此外别无所长。宁却和我恰恰相反,唯独英语不够理想,其他科目成绩名列前茅。优秀如他,自不甘心接受一门课成绩不理想,于是经常拿着习题集请我讲解,或是询问我英语学习方法,让我传授点经验。这就是我和他唯一的交谈机会。我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他:“有时间可以多读英文读物,散文、新闻、通俗小说都可以读,觉得难可以读简写本,这样阅读速度和词汇量都能提高,还可以把在阅读中遇到的好句子记下来,写作文时引用。”
宁喜欢读书,经常能看到他手捧书卷专心致志阅读。他读的书多是我没有听说过的,我记得的几本有《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舆论史》、《传播学概论》和《新闻工作的十大基本原则》。
一次他递过来一本英文杂志,让我帮忙解释几个问题,我的心轻轻跃动了一下。他一定是接受了我给他的建议,这就说明他心里有我的位置。我们之间的全部,不过是没有起伏的情节,却一直无法遗忘。在这样平凡的日常点滴中,我任感情潜滋暗长,不敢对他说出爱慕的言辞。我害怕委婉的拒绝,害怕相处时的尴尬,只能默默地决定用行动追随他。
一天,我问起他对未来的想法,他认真地说想报某所大学的新闻专业。那是全国知名的重点院校,素有新闻学第一学府之称。他说,他立志做优秀的媒体人,用新闻报道改变社会。他说话时的眼神无比笃定,我明白他一往无前、义无返顾。可是,我对新闻专业或传媒工作都没有兴趣,只是喜欢英语文学而已。
当宁问我准备哪所学校时,我还是违心地说,也想考同一所大学。真实的想法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我想至少在高考前的日子里可以多一些机会与他相处,幻想着假如我们考到同一个学校,也许他会注意到身边的我,是多么向往和他携手共觅前程。
最后复习的那段日子,我们都埋头书山题海之中奋笔疾书。在互相解答问题之外,宁很少与我交谈,但即使如此,我的心也得到了安慰。他曾经问我,为什么也想考那所学校,我说因为那个学校英语系很好,而我不敢说,只是为了他啊。
尽管立下那所学校的目标,我终究明白,自己与他的差距是难以追赶上的。他的数理科目解题清晰完整、条理分明,语文阅读题分析鞭辟入里,作文也颇有名家的手笔。而我,只是靠一点小聪明应付考试。他给我讲题的时候总是轻描淡写,或许在他看来那些让我焦头烂额的题目,对他真的只是轻而易举吧。他处于我无法企及的境界,我只能陪着他奋斗而已。
有时我无心复习,宁仍是低头写字,我望着他侧脸的剪影,只能叹恨自己的无用。如果过去的几年里我没有虚掷那么多时光,或许此时的我不会如此狼狈,但是人生没有假设。
但是,我真的努力过了。时光飞逝,转眼就是高考。大部分题目作答起来很顺畅。估分之后,我的成绩比平时高出不少,几乎算是超常发挥,但距离宁的高分还是差距很远。我明白无缘与宁再做同学,在志愿表上填写了自己有把握录取的院校。
上交志愿表的那一天,我看到了最不想面对的一幕。在我离开学校时,我看到宁和一个女生两相依偎,两个人都是一脸幸福的微笑,那画面灼伤我的眼睛。后来,我从同学那里听说,他们高一时就彼此喜欢,为了不让恋爱影响复习,约定高考后再见面。那时我才明白,世间有多少我终此一生都走不进的地方,比如他的心。
七月,录取通知书寄达学校。我在校园里遇到宁,不出所料,他如愿以偿考入理想院校。“高考前那段日子,我压力真的很大,谢谢你陪我一起复习,真的。”他真诚地望着我。他是感谢我的,那么我的付出,也算是无怨无悔。宁,你不知道,其实我更想谢谢你在复习那段日子里成为我追逐的目标,让我作出努力学习的决定,谢谢你,给我一场空欢喜,让我一厢情愿为你付出,总算最后也有了收获。
后来我还是会想起宁,像我喜欢的一首歌:“回忆与我都不爱说话,偶尔我会想起他,心里有一些牵挂,有些爱却不得不各安天涯。”回母校探望老师,班主任感叹我在高三复习阶段成绩突飞猛进,我只是一笑而过。除了我自己,没有人知道原因。
那些为你开出的花朵,虽零落成泥,也有香如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发觉自己的目光开始离不开那个叫宁的同学。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一双深思的眼睛藏在眼镜后方,微微垂下的嘴角让人感觉到他无比认真、成熟沉稳,但那微微扬起的眉又带着亲和的气息,不会让人感觉到一丝冷漠与高傲。课堂上,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课外,他经常参加文艺活动,曾经在一次纪录片比赛中,他的作品从选题切入到拍摄手法都无懈可击,因此获得一等奖。
我的成绩不太好,老师常常担心我能不能考上重点大学,因为我只有英语考试不在话下,此外别无所长。宁却和我恰恰相反,唯独英语不够理想,其他科目成绩名列前茅。优秀如他,自不甘心接受一门课成绩不理想,于是经常拿着习题集请我讲解,或是询问我英语学习方法,让我传授点经验。这就是我和他唯一的交谈机会。我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他:“有时间可以多读英文读物,散文、新闻、通俗小说都可以读,觉得难可以读简写本,这样阅读速度和词汇量都能提高,还可以把在阅读中遇到的好句子记下来,写作文时引用。”
宁喜欢读书,经常能看到他手捧书卷专心致志阅读。他读的书多是我没有听说过的,我记得的几本有《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舆论史》、《传播学概论》和《新闻工作的十大基本原则》。
一次他递过来一本英文杂志,让我帮忙解释几个问题,我的心轻轻跃动了一下。他一定是接受了我给他的建议,这就说明他心里有我的位置。我们之间的全部,不过是没有起伏的情节,却一直无法遗忘。在这样平凡的日常点滴中,我任感情潜滋暗长,不敢对他说出爱慕的言辞。我害怕委婉的拒绝,害怕相处时的尴尬,只能默默地决定用行动追随他。
一天,我问起他对未来的想法,他认真地说想报某所大学的新闻专业。那是全国知名的重点院校,素有新闻学第一学府之称。他说,他立志做优秀的媒体人,用新闻报道改变社会。他说话时的眼神无比笃定,我明白他一往无前、义无返顾。可是,我对新闻专业或传媒工作都没有兴趣,只是喜欢英语文学而已。
当宁问我准备哪所学校时,我还是违心地说,也想考同一所大学。真实的想法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我想至少在高考前的日子里可以多一些机会与他相处,幻想着假如我们考到同一个学校,也许他会注意到身边的我,是多么向往和他携手共觅前程。
最后复习的那段日子,我们都埋头书山题海之中奋笔疾书。在互相解答问题之外,宁很少与我交谈,但即使如此,我的心也得到了安慰。他曾经问我,为什么也想考那所学校,我说因为那个学校英语系很好,而我不敢说,只是为了他啊。
尽管立下那所学校的目标,我终究明白,自己与他的差距是难以追赶上的。他的数理科目解题清晰完整、条理分明,语文阅读题分析鞭辟入里,作文也颇有名家的手笔。而我,只是靠一点小聪明应付考试。他给我讲题的时候总是轻描淡写,或许在他看来那些让我焦头烂额的题目,对他真的只是轻而易举吧。他处于我无法企及的境界,我只能陪着他奋斗而已。
有时我无心复习,宁仍是低头写字,我望着他侧脸的剪影,只能叹恨自己的无用。如果过去的几年里我没有虚掷那么多时光,或许此时的我不会如此狼狈,但是人生没有假设。
但是,我真的努力过了。时光飞逝,转眼就是高考。大部分题目作答起来很顺畅。估分之后,我的成绩比平时高出不少,几乎算是超常发挥,但距离宁的高分还是差距很远。我明白无缘与宁再做同学,在志愿表上填写了自己有把握录取的院校。
上交志愿表的那一天,我看到了最不想面对的一幕。在我离开学校时,我看到宁和一个女生两相依偎,两个人都是一脸幸福的微笑,那画面灼伤我的眼睛。后来,我从同学那里听说,他们高一时就彼此喜欢,为了不让恋爱影响复习,约定高考后再见面。那时我才明白,世间有多少我终此一生都走不进的地方,比如他的心。
七月,录取通知书寄达学校。我在校园里遇到宁,不出所料,他如愿以偿考入理想院校。“高考前那段日子,我压力真的很大,谢谢你陪我一起复习,真的。”他真诚地望着我。他是感谢我的,那么我的付出,也算是无怨无悔。宁,你不知道,其实我更想谢谢你在复习那段日子里成为我追逐的目标,让我作出努力学习的决定,谢谢你,给我一场空欢喜,让我一厢情愿为你付出,总算最后也有了收获。
后来我还是会想起宁,像我喜欢的一首歌:“回忆与我都不爱说话,偶尔我会想起他,心里有一些牵挂,有些爱却不得不各安天涯。”回母校探望老师,班主任感叹我在高三复习阶段成绩突飞猛进,我只是一笑而过。除了我自己,没有人知道原因。
那些为你开出的花朵,虽零落成泥,也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