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历史 >

1920年,刘半农发明“她”,遭痛骂歧视女性,如今却人人都在使用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913年的春天,寒风料峭。但就算这样阻挡不了一颗热血的心,中华书局的一间办公室里,总是有一盏台灯亮到晚上八九点。       悄悄走近这张书桌,可以看到满桌的英文书籍与文献。原来,这是编译员刘半农的工作桌。       就像其他刚工作的年轻人一样,刘半农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与斗志,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他的工作就是编辑、翻译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将国外不同的文学观点带入千家万户家中。只不过,在连续的翻译过程中,刘半农也遇到了难题。     刘半农发现,无论是安徒生、小仲马还是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这些著名作家的作品中都会使用不同的专门代词指代男性、女性。       比如英文中男人是“he”,女人用“she”,“it”则指动物和物体,但是在中文里“他”既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       每当翻译到这些词语的时候,刘半农就犯了愁。只见他左手挠挠头,右手翻看不同的书籍,心中却没有一个答案。如何才能准确地将原著中指代女性的词语翻译出来呢?       此后的十年中,就算刘半农出国留学,心中的疑惑也没有忘记。       1925年,刘半农才终于想到一个好的方法专门指代女性,那就是“她”。       但是刘半农没有想到,自己开天辟地的另类做法没有引得大家的称赞,反而使他遭受了很多质疑与诽谤,甚至他出门的时候还有人朝他扔烂白菜和鸡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她”字的创始人---刘半农的故事。       与文字逃脱不开的经历       刘半农能所做的这一切,都和他自小的经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刘半农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年纪轻轻的他就已经饱读诗书,在不到六岁的年纪他就可以作诗写文章,过年他还会帮着家里写一些对联。       只不过,就算刘半农一心想读书,家境的贫寒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中学毕业之后,他就早早地进入社会工作。       当时他选择在家乡的小学当老师,业余时间他就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字,甚至还和朋友编了一本杂志。       刘半农确实也生在了最需要自己的那个年代,他20岁的那年是辛亥革命,伴随着新思想浪潮的影响,刘半农投笔从戎,在军队里担任文职工作。       但是刘半农渐渐地发现,现实的军队生活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纪律严肃,反而充满了涣散的腐朽之气。       再加上当时混乱的大局势,让刘半农顿感失望,于是他选择离开,到上海从事了一份翻译和编辑的工作。       从这个时候,刘半农开始大量地接触外国的文学作品,了解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在业余他也会搞一些创作,靠一些稿费来赚取名气和生活费。       七年之后,27岁的刘半农就被当时北大的校长蔡元培破格聘为教授。在当时,只有中学学历的刘半农居然可以当教授,可见他的文学底蕴之深厚。       也就是这样的选择,让刘半农他当时接触到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开启了自己文化解放的先锋之路。       其实当时面对新文化运动有很多表现非常激进的学者。       有人认为在文学方面要改良汉字汉语,更有废除文言文,推广白话文。       虽然每个人的大方向都是正确的,但是某些人的做法太过于激进,甚至还有人说连文字都要废除。       当然,我们需要废除陈旧的旧观念,但是语言上的改变并不是一味地抛弃,而是要加以改造和创新。       也就是有了这样的观点之后,1920年刘半农前往欧洲,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探索其中的奥秘。       回国之后,他就将所成全部报效于当时的社会。       他学习西方优秀的标点符号和分段,发明汉语拼音,正是有之前的一系列经历,让刘半农坚信自己的努力是正确的。       他见识过那些优秀的文学、文化是怎样在别的国家流传,并且深刻地影响下一代。       这也是刘半农能够背负着骂名坚持这么久的最主要原因。       “她”惹来的麻烦事       其实很多人都不了解,“她”原来是一个比较生僻的词。虽然几千年来就有这个字,但“她”的读音和现在并不相同,在康熙字典当中,“她”并不读“ta”,而是读“jie”。       我们有“她”这个字,但是当时“她”的解释并不是代表女性,而是姐姐的意思。       1910年以前,没有人认为有区分男性、女性和其他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是有意义的。因此刘半农是第一个将“她”这个词代表女性的学者。       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个突破。只不过在当时,刘半农却遭遇了很多的麻烦。       因为我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使得男性地位高,女性地位极低。在文字当中,这一特性也显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说他就会指代男性及其他一类人,但并没有一个字是专门为女性创造的。在文言文当中,他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女性。       但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之后,大家发现没有一个词来指代女性确实在文章中非常麻烦,因此他们开始用不同的词来特指女性,普遍使用的就是“伊”、“汝”。       比如说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当中,他就用“伊”指代女性。       但与此同时,讲究人人平等的国外在用词方面就极为谨慎。       比如说在英文当中,无论是男性、女性、物体、动物,都有不同的词进行指代,因此在翻译文献的时候,刘半农就经常产生很大的疑惑和冲击。       他想要用一个专门的词来指代女性,区分男性和女性,以及其他的物体,但是中国的文字中并没有这个先例。       于是刘半农一直在困惑中摸索研究,最终选择了“她”这个字。       只不过在他将想法告诉别人的时候,却引来了全国的轰动。       事情愈演愈烈之际一定是在1935年,这时候刘半农已经被骂了整整三年了,但这只是发生在文化圈的事情。       直到杂志《妇女共鸣》上面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在里面讽刺评价了刘半农的所谓创举,她公开地表示将“他”这个字去掉人字旁,其实就是不把女性当作人,这是对女性的一种侮辱。       一时之间,刘半农的名字被传遍大街小巷,在当时那个提倡男女平等的时代,刘半农无疑被公然地放到了台面上,受到众人的批判。       那么,为什么刘半农要用“她”来指代女性呢?       其实,在刘半农1917年担任了北大的教授之后,他翻译文献时就用过“她”来代表女性进行翻译,只不过当时并没有专门进行注解,自然知道的人也就很少。       随后刘半农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周围的朋友都给予了肯定。       尤其是当时鲁迅已经比较有名了,他在一年之后《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当中提到了刘半农的这个使用方法。       他透露出刘半农想用这个字来代表女性,并且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毕竟在书面语言当中,我们的人称代词使用得非常混乱,不仅男女不分,而且动物与物品部也不分。       刘半农的这一举动可以说不仅改变了书面用语混乱的现在,更带领文学走向了下一个时代的进步。       文化圈大部分男性对于刘半农的做法是相当赞同的,毕竟新事物的诞生就是要靠不断的冲击与变革,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刘半农的做法非常不赞同,尤其是当时刚刚觉醒的新时代女性。       当时“她”这个字还没有读音,含义也还都没有任何的定论,但是当周作人的文章刚一发布,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她”字被认为带有侮辱性       新文化运动中,各类新思想的涌入,不仅改变了男性的思想,同样也提升了女性的地位与思想。       在当时那个人人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下,一些女性也从原本封建的态度中觉醒。她们开始在方方面面更加注重女性的权利与地位。       当时很多女性认为既然男女平等了。女性也可以使用男“他”这样老祖宗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文字。       而刘半农却在这个时候创造一个专属于女性的文字,偏偏还去掉了单人旁,换成一个“女”字,这很明显是在贬低女性,更有不平等的暗示所在。       因此,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刘半农创造的这些字是侮辱女性的体现。       在经历了三年的时间之后。这个字依然没有被很多人接受,刘半农从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一个翻译家,也成了被所有女性反对和批评的人。       在这三年的时间当中,刘半农几乎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非必要时间他不会出门,就算出门,他都会带上帽子、围巾,生怕被人认出来。       毕竟就算他不出门,都会有无数的新界和公开的言论去辱骂和攻击他。       其实刘半农本意并没有任何歧视女性的意思。       他只是想在语言的使用上更富有逻辑和准确性。但是,舆论带给他的压力却特别大。       在1920年的时候,刘半农也终于忍受不住语言舆论的压力,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她字问题》,表达了他对于自己改造这个字的初衷。       但就算这样,无论他的文字写得多么富有逻辑性,文章解释得多么井井有条。       当时社会上的女性却丝毫不原谅他,这样对峙的局面便一直广泛地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中。       尽管女性对刘半农的看法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但是刘半农依然选择坚持自己,并且大胆地在文章当中使用“她”这个字。       也就是在这时刘半农才认定,“她”这个字的读音一定要和“他”相同。       随后,刘半农编写的诗《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大胆使用了这个字“她”,虽然受到很多人的争议,当然也得到很多人的模仿和认可。       几年后,《教我如何不想她》被谱曲后流传到大江南北,“她”这个字也开始被广泛地使用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同。       另类的北大教授       其实刘半农能坚持做这件事情,就算顶着骂名也继续推广,与他本身的性格和经历有脱不开的关系。       有人说刘半农的性格特别怪,也有人说他充满了想象力。这一点在他20岁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1911年,刚刚成年的刘半农也标新立异想要出一本书,但是这本书不是关于诗歌,不是关于文学,居然是一本骂人精粹。       并且,刘半农将这件事情看待得相当重视,不仅联系了当地的报社,而且向全国征集各地骂人的方言。       当时他的做法引起了很多学者和群众的激烈讨论,甚至还有很多凑热闹的人专门来到刘半农的家里,对他破口大骂。       但因为这样的怪诞的事情,也让很多有影响力的文学家、语言家纷纷来到刘半农的家门口和他讨论。       明面上他们是在交流骂人的艺术,但是在旁人看来,就像是两个男子在相互掐架。       就这样,刘半农也将自己这个业余的爱好真的变成了一本书。       有人说这就是一个文学家的癖好,也有人说这就是一个最能证明文学家不在意他人看法的例子。       这一点在他要创造改造女性“她”这个字上就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实不仅仅是这一点。       刘半农影响最大的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在文章当中普及了标点符号的用法。       我国之前的文章中,无论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我们现在读来都非常的晦涩难懂,因为他们没有断句的习惯。       在刘半农将标点符号推广后,读者才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解一句话的意思。标点符号将一个复杂的句子分成众多小句,不仅帮助大家理解语句和断句,更有效地表达了文章要表达出的情感。       除此之外,他普及拼音的用法。虽然当时的教育并没有那么普及,但是刘半农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只不过教育的门槛特别高。       但是拼音的出现,让大家可以方便阅读。       在学习复杂的文字之前,拼音可以让低文化人群的学习难度降低,让每一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来学文字。       他这样的创造,让中国的文化习惯和教育方式都进行了全新的改革。       好在他这次对于女性“她”的改革,也坚持到了最。       刘半农凭借自己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文学修养,挺过了被痛骂的时期,成为了“她”的改造者和创造者。       这是我国的文学都付出了重大的贡献。       直到现在,我们都是用刘半农改造的“她”来代表女性。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学者,却在44岁的年纪就离开人世。       他还没有看到全国是怎样使用他普及的标点符号,更看不到日后拼音已经成为小学入学第一年就学习的知识,也看不到现在“她”在全国范围内是如何被广泛使用并成为官方指定代词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