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历史 >

张良足智多谋,韩信遇难,为何他却袖手旁观?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长空鸟尽将军死,无复中原入马蹄”,提到韩信之死众人难免唏嘘,一代军神在帝王心术的权谋里只有一场死局,若是真有人能在死局中找出生门,此人一定是西汉第一谋圣——张良,可是同为汉臣,张良为何在韩信遇难时袖手旁观呢?     交情过寡淡,何谈舍命救       韩信这一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秦朝末年,民不聊生,落魄的韩信一开始投在项羽项梁盔下,但是没有被重用,而后转投在刘邦的阵营里。刘邦也并未看重他,甚至是直接忽略了他,作为后勤部长的萧何与韩信交谈甚欢,对韩信很是赏识,后来韩信逃跑,也是萧何把人追了回来。       面对不解的刘邦,萧何是这样说的,“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自此韩信才开启了将军副本。谁又能料想到多年后他会命丧当初的伯乐手中呢?韩信墓前一副“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中的知己表示的就是萧何丞相。       请问在这个令人感慨的故事里张良在哪?没有啊,自始至终和韩信私交很好的人就是萧何,张良和韩信最多也就是同事关系,所以核心问题就是“凭什么?”张良凭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韩信?谁又会为了关系一般的同事去得罪老板呢?       英雄相不惜,殊途难同归       古往今来不乏英雄惜英雄的事例,甚至素未谋面便惺惺相惜,那么作为“汉初三杰”中的两位,张良和韩信为何不能做到如此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出身不同,无法共鸣       韩信是平民,当官无门,经商没钱,青年时期多次前往亭长处蹭饭,邻居都很讨厌他,又被欺负承受了胯下之辱,大泽乡起义之后,项梁带着年轻的项籍北上讨伐暴秦,韩信也带着自己珍贵的宝剑投奔了项梁,身为谋士的韩信多次给予项羽建议但是都没有被采纳,遂弃楚投汉。在刘邦手下时依旧默默无闻,后在萧何的力保下韩信开启了自己崭新的大将军人生。       反观张良这边则是截然不同的,张良是韩国贵族出身,祖父与父亲都曾任韩国相丞,可是到了他这一代韩被秦灭,自己从衣食无忧的贵公子沦落为丧家之犬,自此张良的后半生都投入到反秦灭秦的事业里。       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某天张良在桥上闲逛遇到一个老人,老人故意将鞋子掉下桥并让子房帮他穿上,张良照做之后的老人留下一句“孺子可教”便大笑离去,与张良相约五日后桥头相见,相同的事情老人家考验了张良三次,而后送给张良一本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证,而那本《太公兵法》后被张良演绎的《六韬》却是真实存在的。秦二世元年,于路上与刘邦相遇,两人一拍即合,灭秦兴汉。       韩信与张良同样都经历过蛰伏期,都曾落难,但是二人本质上大不相同,所以他俩没办法像贾谊和屈原那般时隔多年在精神上产生共鸣,“同作逐臣君更远”这种心境在他们身上也是不曾出现过的。       2. 理想歧路,背道而驰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韩信的功绩自不必多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破了魏国军队,背水一战大败赵国,又在垓下围攻项羽,一代霸王就此陨落,韩信作战屡出奇兵,被后人誉为“兵仙”汉高祖赞其“能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那么张良呢?       “亡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或许在汉朝历史的战星浩瀚中,张良作为一个文人并不是那么的耀眼,但是留侯张良,远比我们印象里更加强大。       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的《六韬》吗?《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虎韬、豹韬、犬韬,各为一卷,复杂深奥。里面上到君王自审下到士兵分布,内容广博高深,思想深邃远大,缜密的逻辑,严丝合缝的实战经验是以前任何一本兵书都没有的。       《六韬·武韬·发启》中有句话“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这种思想觉悟堪称领先整个朝代。《六韬》中的一切在那时是张良独有的。在刘邦成为汉高祖的路上几乎每一个选择都是由张良决定的,可谓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虽然功绩不相上下,但是二人的性格天差地别,追求更是南辕北辙。张良初遇韩信的时候,韩信已经是手握兵权的骄傲大将了,对待张子房的态度谈不上恶劣但是绝对不友善。如果说韩信是一团想要燃烧天下的火,那么张良就是一弯缓缓向下流的溪水。盛火热烈短暂,溪水平缓绵延。韩信是 “一啸震天河汉惊”张良是“润物细无声”。       韩信并不是不会隐忍,可他和张良的隐忍是不一样的,韩信的隐忍是伪装,是为了将来有朝一日平步青云的爆发,而张良则是天性里的淡然。韩信早期家境贫寒,穷困潦倒,后面一朝权在手,不愿意放弃甚至想要追求更多是人之常情,但是张良之前就是世家子弟不出意外可以三代封相的,所以他的目标只有消灭暴秦,当志向实现之后即使富贵加身在他眼里也并不是什么不能舍弃之物。正是因为这种本质上追求的差异,韩信和张良注定走上相反的道路。       3. 立场相对,为之奈何       请问张良和韩信谁和刘邦的关系更好一些?       毋庸置疑,肯定是张良。       张良于没落时相逢刘邦,自此成了合作伙伴,刘邦很听张良的话,在古书的记载里刘邦唤其他人都是大名,而每每呼唤张良都是叫他子房,于刘邦而言,张良是军师,是朋友,是老师;而在张良眼中刘邦是恩人,是可以辅佐的正主,因为张良这一生的追求就是灭秦,他与刘邦相辅相成完成了这个志向。       《史记》记载: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张良之前总是和别人讨论《太公兵法》,别人都听不懂,只有刘邦理解,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       所以在刘邦和韩信这场无声的对决里,张良一定是刘邦战队的,所以肯定不会出手去救韩信,不落井下石不去设计谋害他,这已经是张良作为汉高祖的臣子最君子的做法了。       死局再难解,博弈无生门       我们讨论了很多张良袖手旁观的原因,那么假设张良想救韩信,能救下来吗?自古收兵权几乎是每个开国皇帝都会做的事,但是为了自己的身后名很少有皇帝会明目张胆地诛杀功臣,韩信究竟做了什么事让刘邦猜忌之心达到顶峰和吕后一起将他残忍杀害呢?       1.情商太低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一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这就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故事,我们从第三方角度看韩信的情商真是令人担忧,这相当于对老板说自己能力比他强太多了,这种变相侮辱呐喊、哪个上司受得了?       2. 封假齐王       太祖高皇帝三年,韩信平定齐国后请求汉王封自己为“假齐王”,韩信一是考虑齐人诡诈“假齐王”是为了威慑他们。二是韩信自己确实有封王的想法,这也离不开他自幼家贫留下的心理创伤,故什么都要高人一等。       可是此时的刘邦正与项羽周旋,这件事在他眼里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君王最恨被人掣肘,如果说在此之前韩信只是个功高震主的大将军,那么在此之后韩信就变成了拥兵自重,自立为王的反臣。或许是韩信的政治觉悟太低或是刘邦的猜忌心过重。“三齐王”也好,“五不死”也罢,最终都逃不过惨死的结局。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这个道理韩信清楚,张良也清楚,可是韩信早已不能回头停不下来了。反观张良,拒绝了刘邦赏赐的三万户封地,只选择了一个小小的留县作为安身之地,“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般透彻,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