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首先,不是太苟同题主的提法:南越王赵佗归降。赵佗只是接受西汉的册封,不存在归降。赵佗曾对第一次出使南越的陆贾,喋喋不休夸耀刘邦予以反击: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意思是我要是在中原,成就不在刘邦之下。明显是不服气,试问,归降的有这么霸气侧漏的回应吗?故将赵佗归降之事,说成南越王赵佗称臣,比较合适。至于称臣的原因,不过是其自备待变构想的体现,权宜之计。
自备待变
《史记 南越列传》记载: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
时任南海最高军政长官任嚣并无愚忠,深知秦二世的暴政,不得人心。临终前,将未来岭南的战略构想告诉了战友赵佗:当今天下大乱,未来还不知道如何。将远离战火的南海郡,隔绝栈道,掌握在自己手中,静观以后的局势。可称之为“自备待变”战略构想。
想法契合度颇高的赵佗,很好继承和发扬了任嚣的“自备待变”战略构想,使得南越国能在诸强林立之中,存世93年。
任嚣病逝后,赵佗继任南海尉,注意而不是郡守。当年因岭南僻远,政令不畅,设南海尉,秦中央赋予专断之权,集军、政、财权于一身,统制南海、桂林、象三郡。
秦始皇病逝于东巡途中,赵佗下令隔绝于中原联通的栈道,聚兵自守,除去忠于秦国的官吏,换上亲信,控制南海郡。此后又趁着中原楚汉之争,无暇顾及,兼并了象、桂林郡,建立南越国,比西汉还早一年。
可以说“自备待变”是务实的。务实的还有赵佗,估计在陆贾达到岭南之前,已经盘算好称臣,原因嘛:
军事实力不足
征服岭南的这支秦军人数在50万,分五路进攻。百越之地,大多以分散的部落,未建立统一的政权,需要出动这么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吗?再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远隔千山万水,这样一支军队的后勤补给,又该如何解决?
此外,北戍的秦军30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说的是秦国害怕造反,收缴了所有兵器,需要军队驻守关东六国,那么,秦国是否还拿的出50万军队南征呢?很有可能这支南征的秦军,包含了后勤部队。
《曹操注孙子兵法》:“车驾驷马,卒十骑一重。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装,厩二人主养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车驾牛......
曹操麾下,若是骑兵部队,后勤兵占1/3;若是步兵部队,后勤兵占1/5。撇除生产力代差、路途遥远、战斗减员的因素,取1/3,那么,留给赵佗的这支部队大约17万人。
滞后的农业生产
从长远上看,这支秦军统一岭南后,要解决粮食问题。但据根据《水经注》引述《交州外域记》的记载:
交趾昔未有郡县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
是说岭南为设郡县时,在交趾这个地方的农业生产,是一种依靠在滨海潮水涨落处开垦的种植,是靠天吃饭的落后原始生产力。虽然说秦国通过中原移民带来先进耕种技术,但有受制于生产资料。赵佗在吕后执政期间反抗,宣布称帝,脱离西汉政权。就在于吕后实行的“别异蛮夷”政策,控制了生产资料:禁止向南越国输出铁器,牲畜也只给公的,难以繁殖。
政权未稳固
赵佗兼并桂林、象二郡后,忌惮象郡当地部族势力,又将象郡一分为二,分为交趾、九真二郡,各只派一位官员管理,而没有照搬一整套行政机构进行治理,是担心造成当地部族的反抗。史籍记载:西瓯其众半赢,南面称王。有鉴于此,赵佗西瓯地区从桂林郡划出,成立苍梧王国,由同姓王赵光治理,加强其控制。
南越国周边,东北是闽越国,北面是长沙国。秦末农民起义之时,无诸率众归附吴芮,两人助汉灭楚有功。刘邦分别封将无诸在闽越国,吴芮封在长沙国。其中闽越国有一定的投机性,趁着赵佗逝世,发兵攻打南越国边境。
之所以刘邦将吴芮封在长沙国(下辖湖南、江西)的原因:
1、吴芮担任鄱阳令时深得民心;
2、吴芮手下多越将;
3、吴芮对刘邦忠心耿耿。
此外,刘邦还分封徭毋余为海阳侯,南海武为南海王,封地都在南越国境内,诸多措施是为了达到分化南越国的目的。
结语
赵佗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得南越国处在有力位置。南越国立国不久,无论从军事实力、农业经济、国内外形势,都不足以对抗西汉。与其意气用事令岭南陷入兵祸,不如称臣,只是个名头。实际上呢,正如赵佗对第一次霸气回应陆贾一样,虽然称臣,关起门来仍是皇帝。从赵佗孙赵眜墓,出土的器物与墓葬形制,都违反了西汉的礼制,可见一斑。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因为赵佗人好,心善,大仁大义,心系百姓,并非软弱无能,胆小怕事。他当南越王不是为了雄图霸业,是为了天下太平,如果不归降,就会引发战争,那样受苦受难的还是士兵和老百姓,为了大家免受战争之苦,他只好归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