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神侃”,随手甩出亚洲舞王尼古拉斯赵四嘴角抽搐、外国人一头问号、歌神张学友小嘴一撅……
与同事社交,斟酌发出从严肃到活泼6种不同风格的“OK”,鞠躬和磕头两种不同姿势的“谢谢老板”……
有人这样描述表情包的运用,引发无数人共鸣,也印证着表情包在不同社交聊天中的作用。
你的社交软件里,收藏了多少表情包?
全龄“中枪”
仅7.62%受访者不用表情包
表情包有多重要?对于今年72岁的市民孔女士来说,表情包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翻开她的广场舞微信群、太极拳微信群、书法班微信群……各种风格的表情包刷了屏。
孔女士说,年龄大了,打字难免有些费劲,表情包能让自己快速表达。“孩子们发给我的,群里出现过的,我都会存下来。”孔女士收藏的表情包,多数带着“晚安”“对”“再见”“OK”等文字,轻轻一点便能回应日常交流。
孔女士的外孙杜强是“95后”,更是一名重度表情包依赖者,他收藏的表情包涵盖了各种风格:给女友要发可爱的小猫咪,给领导要发端庄的“谢谢”“收到”,给好朋友发的则是各种逗趣的截图、玩笑话,“一言不合就斗图”。
“我身边的人都在用表情包,这是社交语言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是一种文化了。”杜强说,从小学接触QQ开始就离不开表情包了,从一个个圆形的小图案,到现在流行的“玲娜贝儿”,“离开表情包就不会说话”似乎越来越常见。
你在聊天中是否离得开表情包?
近日,济南日报记者发出了一份关于表情包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63.81%受访者表示自己在社交聊天中经常使用表情包,仅7.62%表示从来不用。62.86%受访者热衷于分享和收藏表情包。
在受访者身边会用聊天软件的长辈、老年人中,使用表情包的比例占到了80%以上。
社交神器
缓解尴尬、活跃气氛全靠它
“最新方案已经发到你的QQ了,尽快给我回复。”
给同事发出这句话后,上班族小陈反复看了几遍,总担心语气太硬,会让同事觉得自己没礼貌,于是赶紧补上一个表情包——两只小猫咪击掌。
“这张表情包会缓解之前语气里的生硬,而且能让同事感觉到我们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发出去后心里踏实多了。”小陈说,表情包的一大用途就是拉进与聊天对象的距离,活跃气氛,不论是对工作伙伴还是亲朋好友,都能让聊天话题更加有趣,“我也会透过文字去猜测对方的情绪,如果对方在一句话里加个表情,我就不会那么紧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在《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一文中分析,在基于表情包的表演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柔化、夸大、伪装、敷衍等表演情形。其中“柔化性表演”,指的便是一些表情包可以将人们的棱角柔化,有可能瞬间让人变得亲和、接地气。
功能性之外,表情包也像是一种密码。追星族“优雅与呀呀呀呀呀”喜欢的一位摇滚歌手,相对小众,在与其他歌迷的交流中,他们常用这位歌手的演出截图、夸张表情配上逗趣的文字。她说,这类表情包有固定的使用场合,放在其他聊天中就激不起任何情绪。
你认为表情包能在社交中起什么作用?63.81%受访者认为可以增加聊天的趣味性,52.38%受访者认为能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51.43%受访者认为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46.67%受访者认为可以缓解尴尬、调节氛围。76.19%受访者表示,表情包能在工作交流中发挥正面作用,84.76%受访者最常用表情包交流的对象便是同事。
注意“避雷”
再友好的表情也有“坑”
“没有表情包就不会聊天”,是否会变成现实?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不能脱离表情包:“没有表情包的聊天失去了灵魂。”与此同时,表情包的过度使用是否会带来“副作用”,也引起大家的讨论。
“我觉得大家对于表情的理解不同,就会造成信息偏差,不能一味使用表情包而忽略文字的作用。”市民孟醒举例说,自己的妈妈今年50岁,很喜欢用“微笑”这个表情,在她心中这只是一个表达友好的微笑。而在部分年轻人眼中,这是“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还有人解读认为,“如果你仔细看此表情的眼睛,眼角附近的肌肉没有动,嘴附近的肌肉变紧,这是在挤出微笑的信号”,所以也衍生出了另一重含义——鄙视、嘲笑、甚至是讨厌。
孟醒说,还有那个“微笑挥手”的表情,表面意思是“微笑着说再见”,但在一些年轻人眼里,是“再见,不送,请快走开”的意思。因此,表情包表达比文字表达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有歧义,并不适用于所有聊天对象和场合。“有时候我认真发了一段话,对方只回复一个表情,我也会有被敷衍的感觉。”
你认为表情包是否会造成误解或理解偏差呢?70.48%受访者认为有可能。48.57%受访者还认为,长期使用表情包会影响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