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密关系困扰的来访者中,有一群这样的人:
“无法喜欢自己的人,总是喜欢不喜欢自己的人。
对喜欢自己的人非常讨厌,执着的与不喜欢他们的人纠缠在一起,又悲情又悲壮。
当一个人不喜欢自己的时候就苦苦追求,一旦对方喜欢自己了却开始对他没有了什么感觉。
“他对我很好,但我就是不喜欢他;那个人对我很不好,但是我就是很喜欢他。”
当然除了排除你确实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外,如果你已经谈过几段恋情,并且经常陷入到这种“在乎的人始终不对”的模式,而且为此困扰的时候,你可能需要有一些警醒了:
这样“始终”的模式可能正是你内心想要的结果,也就是你内心存在着一个“我注定得不到我爱的人”“注定得不到爱”的潜意识信念,而这个潜意识的信念,帮你构建了一个真正这样的外在现实:我爱的人永远不爱我,并且我为此很痛苦。
那么问题很明显:如果你不能修改这个内部的潜意识信念,你就会在感情中始终制造这样的局面和结果,制造的多了,反复的陷入强迫性重复中,你就成为了具有此种命运的悲情的人。
02
你和爱人之间的距离隔着对父母的“恨”
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受早年跟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影响很大,所以你对目前恋人的许多爱恨情仇、要求、失望、绝望和渴望其实更多来源于你早年跟父母的关系。在这些关系里,你有很多的恨未被看见,未被化解,这些恨藏在你的潜意识中,控制了你的绝大部分情感的关注点和资源以及模式,在你没有清除掉这些恨之前,你尚没有能力去爱。
也就好比是一个受了伤的人要先要去疗伤,伤好了才能去干其它的事情。
但遗憾的是,人类疗伤的方式容易选错对象,或许也可以说,潜意识好像识别不出是谁伤害了自己,应该找谁去处理这个问题。它只只知道心灵的伤口,然后不停的去寻找修复。结果总是错找,致使这个修复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一次次的重新体验到同一种伤痛,同一种伤心,同一种伤害。
比如说一位女士,在成长中没有在情感中被好好的对待,成长中情感营养需要的关注、认可、在乎和爱都得到的很少,并且过多的承担了很多来自父母的否定、指责、忽视和嫌弃,甚至是家庭暴力,那么这位女士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就压抑住了大量对父母的怨恨和仇恨,虽然她当时意识层面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感受,但是在潜意识中她早已被种下这样一颗种子:“我是无法得到爱的”“无论我怎么做,都得不到爱的”“我是注定得不到爱的”这样悲观的信念,以及这样悲观信念下面的怨恨。
在情感上具有这种种子的人,是没法接受别人的爱的。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会激发他们早年跟父母未了的爱恨情仇,也就是太多的冷漠和失望已经让他们的心绝望至极,所以,这时候得到爱,他们不但不会很幸福开心,反倒会升起很强的厌恶,这种厌恶正是对父母的愤怒和怨恨。他们无法给出爱他们的人爱,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爱,也没有经历过爱这种温暖的情感,他们能给出的就是“不爱”,正如父母当年给他们的一样。
另外,他们又很容易陷入到跟不爱自己的人痴缠中,因为“我不爱你”这种情感是他们潜意识非常熟悉的一种模式,他们早年曾无数次的试图纠正父母对待自己的模式,但总是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去纠正,所以,他们执着的去纠正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爱自己,其实只是希望了解自己早年的心结:为什么我不被爱?为什么你不爱我?
简而言之,具有这种种子的人在恋爱中会进入这种模式:
一方面让别人体验自己早年的经历:无论如何我都不爱你;你越爱我我越讨厌你。
另一方面让自己重温小时候的经验:无论如何你都不爱我,为什么你不爱我?为什么我这么爱你了,你还是不爱我?为什么?
如果我们不能看到自己对于父母,对于早年没有得到满足的爱的这种恨,我们就很难去跟爱人构建和谐的亲密关系,我们无法接受别人的爱,因为我们有大量的恨未被处理;我们执着的去问一个不给我们爱的人要爱,其实也是想处理这部分恨。
我们天真的认为:只要这些不爱我的人愿意为我妥协,愿意改变自己来爱我,那么我就相信我会得到爱了,我就相信我是值得被爱的了。
其实你只是假借恋人的壳子来渴望改变早年的父母。
03
看到“恨”,才能真正的“爱”
快30岁那年,我跟我妈爆发过一次巨大的冲突,在那次冲突中,我变得非常的歇斯底里,并且喊出了“让我妈去死”这样极端憎恨的话语。
发生了这件事之后,我感到自己很不可理喻,疲惫至极,一方面觉得自己好像说出了多年来一直压抑着的话,一方面又非常的痛苦,觉得我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妈妈,就感觉自己撕心裂肺,被撕裂了一样难过。
就这样,我抑郁了一天。
在这抑郁的一天中,我由原来的对妈妈的无比怨恨逐渐的变的接纳现实,那一天我突然流了很多的泪,我自己一个人待在我的房子里,哭的稀里哗啦,在这种不断的哭泣中,我渐渐接纳了一个现实:我的妈妈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