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数百架轰炸机飞临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上空,对着重要目标就是一通狂轰滥炸。由此拉开了德国与西欧四国的全面战争。
由于德国是突然袭击,开战之后,西欧四国兵败如山倒。
卢森堡当天投降。
荷兰5天后投降,比利时坚持了18天。
法国家底厚,抵抗时间稍微长点,但情况并不妙。
1940年6月8日,隆美尔率第7装甲师进抵塞纳河畔。
次日夜晚,古德里安麾下的第1装甲师强渡埃纳河。并于6月10日突破法军第6军团的右翼阵地。
此后,古德里安挥军南下,一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隆美尔则转身向北,以海岸线为目标,切断了正向海岸撤退的法军第9军和英军第51师的退路。
6月10日,法国政府撤出巴黎,先迁往图尔,后迁往波尔多。
四天后,德军兵不血刃占领巴黎。
看到法国失败已成定局,心高气傲的墨索里尼按耐不住了。
我们今天的人开了天眼,知道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表现连战五渣都不如。
因为意大利军队的贡献是负数,他们不扯后腿,德军就烧高香了。
但是,当时的墨索里尼可不这么认为。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希特勒的前辈,自己在轴心国中,是与希特勒平起平坐的双巨头。
为了不让风头都被希特勒抢去,墨索里尼火速对法国宣战,打算分享战果。
然而,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实在低得莫名其妙。
32.5万意军进攻17.5万法军,竟然被法军打得如同丧家犬一般。
别说是分享战果了,如果法军集中兵力,专心揪着意大利打,墨索里尼反而有可能割地赔款。
好在6月18日,法国政府宣布投降,维希政府成立,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
意大利人这才保留了一丝颜面。
法国投降后,德国占领法国60%的领土。
并且,希特勒还以胜利者姿态进入巴黎,疯狂羞辱法国人。出尽风头。
而意大利在与法国的停战协议中,只得到了法国832平方公里的土地。
巨大的落差,让墨索里尼如同小丑一般,气得咬牙切齿。
为了刷存在感,墨索里尼大手一挥,向利比亚增兵,准备进攻埃及,在北非搞事。
作为北非最富庶的国家,埃及的战略地位不用多说。
这里不仅有农业发达的尼罗河三角洲,还有全世界最重要的航运通道苏伊士运河。
更重要的是,埃及以及周边地区还有着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
我们知道,地中海曾经是罗马帝国的内海。
而按照轴心国对世界的瓜分计划,埃及属于意大利。
既然已经分好了地盘,那当希特勒带着德国人有仇报仇,满欧洲打砸抢的时候,墨索里尼自然就必须带着意大利人开启罗马帝国的光复之路。
1940年6月中旬,由意大利空军元帅巴尔博统一指挥的2个意军野战集团军,约25万人在利比亚展开。
如果再算上奥斯塔公爵指挥的25万东非集团军(含18万土著军队),部署在非洲的意军总兵力高达50万。
而驻守埃及的英军仅3.6万。这其中还有不少从印度和澳洲调来凑数的部队。
从账面对比来看,意大利优势明显。
但意军兵力多,意味着消耗也不少。
在补给到位前,意大利不可能发动进攻。
利用这个机会,从6月下旬开始,英军战机便不断轰炸位于利比亚东部城市图卜鲁格的海军基地。
面对英军的轰炸,防空火力不足的意大利海军每次都被炸得人仰马翻。
6月28日,英军战机又一次光临图卜鲁格,在丢下炸弹后,扬长而去。
巧合的是,巴尔博元帅当天正好要视察图卜鲁格。
巴尔博这个人,其实颇有能力。
他曾经率领24架水上飞机,完成了从意大利到美国芝加哥的跨大西洋飞行。此事在当时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
被墨索里尼任命为空军元帅后,巴尔博还在短时间内鼓捣出3125架战机,对意大利空军在二战前的迅速崛起,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在政治方面,巴尔博也极具战略眼光。他认为希特勒必败,极力号召意大利军政高层站到英国阵营,不要与德国为伍。只是他的建议未被墨索里尼采纳。
可就是这么一个难得的实干派,却阴错阳差地被意大利海军送去见了上帝。
6月28号黄昏,英军飞机刚走,巴尔博的专机便出现在图卜鲁格上空。
下方的意大利海军前脚送走瘟神,还没从轰炸中缓过神来,见又有飞机飞来,指挥官顿时怒从心头起:他奶奶的,有完没完?好歹给我们喘口气的时间啊!弟兄们,给我狠狠地打!
随即,意军所有防空炮开火,对着天上就是一顿火力输出。
打得最准的是一艘建成于20世纪初,即将退役的基尔基奥号巡洋舰。
舰上的水兵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成功将巴尔博的专机击落。机上无一人生还。
一艘近40岁高龄的古董战舰,竟然能击落“英军”最新式战机。
意军指挥官高兴坏了,赶紧派人去坠机地点查看。
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巴尔博的尸体从飞机残骸中被扒出后,所有人呆立在当场。
打敌人死活打不中,打自家元帅一打一个准。这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二战期间,高级将领阵亡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元帅被误杀,仅此一例。
巴尔博也因此成了二战期间,被误杀军衔最高的将领。
事后,考虑到巴尔博的声望和地位,意大利政府封锁消息,对外谎称巴尔博元帅是在同英国空军的战斗中英勇捐躯。把“黑锅”甩给了英国人。
7月6日,希特勒诱降英国无果,随即实施“海狮计划”。
墨索里尼不甘落后,命令北非部队在7月中旬完成准备,7月下旬进攻埃及。
很显然,墨索里尼是自作多情。
别看这会儿英国本土被德军炸了个底掉天。但地中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仍然掌握在英军手中。
从地图上看,意大利距离利比亚不远。
可意军要想穿越英军封锁,向利比亚运送物资,还是不简单的。
尤其是部署在马耳他的英军,对意军的后勤补给运输造成了极大威胁。
当时,意大利其实可以绕开马耳他,最大程度降低运输损耗。
那就是租借维希法国在突尼斯的军事基地,绕点远路而已。
但墨索里尼心高气傲,瞧不上维希法国,拒绝与之合作。
放着阳关大道不走,非要一意孤行,墨索里尼也是活该挨揍。
8月4日,奥斯塔指挥东非意军从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进入英属索马里。
英军兵少,在抵抗一阵后,余部乘船撤往亚丁。
8月20日,英属索马里被意大利占领。
这次胜利,让墨索里尼得意忘形。
9月7日,墨索里尼召开部长会议。
在会上,他要求北非集团新任总司令格拉齐亚尼元帅立即进攻埃及。
格拉齐亚尼认为时机不够成熟,建议将总攻时间推迟到10月。
对此,陆军参谋长巴多格利奥元帅也表示同意。
但墨索里尼不听,并表示已经决定的日期,不许再变。谁要再敢哔哔,就地解职。
9月13日,在墨索里尼的要求下,格拉齐亚尼率6个步兵师和和8个装甲营,越过利埃边界,向英军发起进攻。
战斗打响后,英军且战且退。
但就在所有人都坐等前线大捷的时候,格拉齐亚尼却在西迪拜拉尼停了下来。
格拉齐亚尼下令,不许再前进,然后便让士兵就地修建防御工事。
这个操作,差点没把墨索里尼气死。
20万大军,人吃马嚼的,一天的消耗就不是小数字。
墨索里尼命令格拉齐亚尼必须克服困难,速战速决!
但格拉齐亚尼回复道:补给问题无法克服。
格拉齐亚尼很清楚意大利士兵的尿性,若是让他们饿肚子,分分钟哗变!
意军止步不前,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不明所以。
他不知道意军补给困难,还以为格拉齐亚尼是有什么妙计。
但既然敌人不敢前进,那也不能闲着,有必要主动出击。
随后,韦维尔制定了一个反攻计划,打算先击退北非的意军,然后抽身南下,收拾东非意军。
就在英军还在准备时,欧洲又出了变故。
1940年10月12日,德军占领罗马尼亚的油田。
事前,希特勒没有通知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因为他觉得希特勒有可能会染指欧洲东南部。
而按照势力划分,东南欧是意大利的势力范围。
10月15日,墨索里尼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开会讨论入侵希腊。
在会上,巴多格利奥反对出兵。
他认为拿下希腊,至少需要20个师的兵力和补给。而现在供给北非驻军都已经十分困难了,实在没必要再生事端。
但驻阿尔巴尼亚前线的意军总司令佩斯卡中将在会上口放狂言,表示只需要3个师就能拿下整个希腊。
墨索里尼本就是吹牛不打草稿的性格,佩斯卡的狂言,很对他的胃口。
于是,墨索里尼便对所有人保证:最多两个星期,对希腊的战争就可以结束。
1940年10月28日傍晚,意大利向希腊发出最后通牒。
希腊拒绝投降,希意战争爆发。
开战后,希腊军队作战顽强,不仅挫败了意军进攻,还反手一击,杀入阿尔巴尼亚。
墨索里尼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军事野餐”,却不想再次丢人现眼。
战至1941年1月,意大利军队糟糕的表现,让他们沦为笑柄。
而希腊因为后勤补给困难,也不得不停止作战。
就这样,战事陷入僵持。
希意战争期间,英国向埃及补充了2个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军兵力不足的情况。
12月9日,在完成准备后,英军出动1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向驻守西迪拜拉尼的意大利第10集团军发起反击。
此次作战,韦维尔的计划是“有限目标”的反击。
也就是从意军防线的间隙穿越,迂回到阵地后方,突然袭击,吓唬吓唬意大利人,把他们赶回利比亚即可。
但不料,意大利人实在太搞笑了。
格拉齐亚尼手下那帮文艺青年,根本就不想打仗。他们只关心晚餐吃什么,是披萨,还是意大利面。
所以当英军发动袭击后。战斗意志无限接近于零的意军,可谓是一触即溃。
第一天就损失4000余人。反观英军,仅伤亡7人。
随后的三天,意军的损失增加了近10倍,约4万人被俘。
战事进展得如此顺利,出乎韦维尔意外之外,他是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因为按照计划,对北非意军反击成功后,英军主力就要调回开罗,然后派往苏丹,对付东非意军。
而在12月11日,英军已经开始回调了。
不得已,韦维尔只好放弃大好局面,等待驻守巴勒斯坦的澳大利亚第6师前来增援。
1941年1月3日,增援到位,英军集结4个师又2个旅,向驻守在利比亚最东部城市拜尔迪的意军发动进攻。
这一次,意大利人又是迅速崩溃,约4.5万人投降。
攻克拜尔迪耶后,英军向西疾进,攻击图卜鲁格。
1月21日,图卜鲁格被英军攻克。
此战,英军俘虏3万名意军官兵,顺带还缴获236门火炮和87辆坦克。
2月3日,兵败如山倒的意军弃守班加西。
英军获悉情报后,出动3000人,展开大胆攻击。
至2月11日,英军抵阿盖拉、马拉达以东一线,转入防御前,约2万意军被俘。
至此,意大利第10集团军全军覆没。
英军的这次进攻,史称“利比亚战役”。
英军在两个月内,向西推进800公里,以伤亡1700人的较小代价,取得全歼意军9个师,俘虏13万人,缴获坦克约400辆、火炮1290门的重大胜利。
据说丘吉尔当时还特意问过一名前线的英国军官:孩子们,我们抓了多少战俘?
英国军官答道:我们抓了5英亩的意大利军官,200英亩的意大利士兵。
如果这是真事,那意大利军队就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俘虏按亩算的军队了。
由于意大利人实在不配做对手,待重创北非意军后,丘吉尔决定,将一部分驻守埃及的英军调往希腊。
这简直就是打脸啊!
英军兵力本来就少,现在还分兵。
墨索里尼被人家打得“底裤”都掉了,但又无可奈何,只得紧急向希特勒求援。
德国当时正准备进攻苏联,希特勒本不想管北非那烂摊子事。
但他又很清楚,意大利有临阵倒戈的传统。
如果此时不出手拉一把,墨索里尼那老小子估计就得反水了。
权衡再三,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驻非洲军团军长,率精锐部队前去利比亚救火。
欢迎访问晨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