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历史 >

咸丰皇帝死后,为什么清朝皇帝再无实权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咸丰皇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拥有实际权利的皇帝。咸丰帝是通过秘密立储继位,此后对朝廷进行改革,准备重振纲纪。不过咸丰帝英年早逝,只活到了31岁,而他的继承人载淳继位时只有5岁,根本无力处理朝政。咸丰帝因此安排了八位顾命大臣,希望他们能和两宫太后共同辅政,结果却是清朝皇帝从此失去实权。咸丰皇帝的计划究竟为什么会失败呢?

忽略手握重兵的恭亲王

当时手握清朝北方最强大军队的僧格林沁竟然被排挤在这个权力核心之外。“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领袖反复教导过我们的真理。

即便是古代没有这种说法,也有相似的,赤裸裸的揭露残酷真相的说法。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再来看看八个顾命大臣,有那个是手握重兵的?当然,咸丰皇帝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果顾命大臣手握重兵,平衡就被打破了。

当时北方实力最强的军队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虽然和英法联军大战一场之后实力损失了不少,可依然是北方最强大的兵力。

除此之外,还有胜保兵力也是不容小觑。可是这两个人都被排挤在外,心中本来就有怨气,再加上肃顺自己作死,谁都看不起,甚至讥讽老是打败仗的胜保为败保。于是这两个人很轻松的就被恭亲王给拉拢过去了。

至于恭亲王,因为册封太后的事情和咸丰闹僵之后,就被咸丰借口多次打压,本来已经淡出权力中心很久了。可是因为英法联军的入侵,被咸丰留在北京议和。

这是很危险的任务,恭亲王硬是顶着危险和压力,很快就议和成功,仅十多天就签订了《北京条约》,恭亲王在这次事件中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和躲在热河的咸丰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这次议和也给恭亲王巨大的刺激。他之后痛苦的回忆说“庚申之衅,巨痛深”,“棰心饮血”、“夷祸之烈极矣“,这次议和屈辱让恭亲王爆发了极为强烈的自强的愿望,但是自强的前提,首先是掌握权力。

一个能力极强,声望卓著渴望掌握权力的亲王,两个手握重兵的将领,这样强大的力量,足以掀翻咸丰皇帝的布置,更何况咸丰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他们的存在。

看人不准,犯下大忌

八大顾命大臣,除了肃顺,其他人都是平庸之辈,没有什么才能,这个咸丰皇帝自己心里是清楚的,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是有能力的,他还不敢用呢。

但是咸丰完全没想到,自己选择的这个顾命大臣之首,肃顺,虽然非常有能力,确是个自寻死路之人。

肃顺是个自取死路之人,远在江南的曾国藩仅仅是通过一些传闻就推断出肃顺必然不会长久,虽然心中感激他的帮助却不敢跟他有一个字的通信往来。

而咸丰皇帝却完全看不出来,还把辅政的权力交给他。肃顺上任就削减满人的铁杆庄稼,多少八旗子弟恨肃顺恨得牙痒痒。

一心重用有才华汉人,对满人则破口大骂看不起,几乎得罪了所有满洲贵族,更找死的是,肃顺竟然嚣张跋扈到想做鳌拜。

咸丰才刚死,肃顺就找人上书,妄图不让两宫太后垂帘,咸丰只怕做梦都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破坏这个权力平衡游戏的,竟然是肃顺。

而且更是率领其他顾命大臣在议事时对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大声呼喝,根据时人的笔记《缦越堂笔记》记述,同治小皇帝当场就吓尿了,就连向来不赞成政变的慈安太后都不得不被迫同意了慈禧的计划。

没能认清国际和国内形势

历史前进的车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句话虽然老套,却是无数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

咸丰帝所处的时代,是风云激荡的大时代,是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东方古老的封建文化激烈碰撞和交流的大时代。对外列强的侵略脚步一步紧似一步,对内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

这是几千年未有的变局,传统的治国手段早就已经无法应对这样的变局,见识过列强的强大和文明,感受到国家的虚弱和屈辱的精英,已经开始思考和寻找国家的出路,而肃顺虽然颇有能力,但和咸丰皇帝一样,却是标准的顽固守旧派。

肃顺是一个标准的古代名相,他的手段和权谋,如果在古代,也许会是名流史书的名相,可是在这个大时代,他的守旧和排外,已经完全不适应形势。

可以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很大一部分就是咸丰和肃顺君臣的极端保守做法惹出来的。这就决定了恭亲王、曾国藩这一类迫切想富国强兵的精英,不会站在肃顺这一边。

慈禧和恭亲王掌权后,很快在地方督抚的支持下,掀起了轰轰烈烈洋务运动,在富国强兵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也证明了肃顺这样的守旧派不在顺应历史的发展形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