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历史 >

霍去病把酒肉扔掉也不给士兵吃?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身为将领,自然是要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好一些,因为士兵上了战场,是不是能活着回来都说不准,那是真的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而且将士都是保家卫国,他们也是为国家牺牲自己的性命。但是为什么在史书上有记载,说霍去病明明得到了有很多酒肉,但是把它们都扔掉,也不给饥肠辘辘的士兵吃,这是为什么呢?

提起西汉时期的名将,很多人都会想起李广、卫青和霍去病,在这些名将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恐怕就是骠骑将军霍去病了。霍去病十七岁时便跟随舅舅卫青前往河西征讨匈奴人,在这场战役中,霍去病屡立奇功,回师后便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可谓是少年得志,成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从此便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军旅生涯。

在古代历史上,但凡那些骁勇善战的名将,大多都有着视部下为手足的性格,其中比较典型的便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和抗金名将岳飞。而同样身为名将的霍去病却并不拥有这种性格,起码在史书中,史学家记载的霍去病并不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领。

而在汉朝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而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霍去病出征之前,汉武帝会赏赐给他几十车的酒肉,以便在行军打仗时享用。可是当霍去病率军回师的时候,这些酒肉却还剩下了一大半,后来只能被霍去病扔掉,可是当时霍去病麾下的士兵都还在忍饥挨饿,霍去病并没有将这些食物分给挨饿的士兵。霍去病在塞北打仗的时候,由于当地缺少粮食,有很多士兵都饿的站不起来了,而酒足饭饱的霍去病居然还跑去踢球玩耍。

如果司马迁记载的这件事是真实的,很多看完这段话的读者都会觉得霍去病是一个不爱惜士兵的将领。熟悉一些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司马迁虽然对霍去病和卫青等外戚都非常不待见,但是《史记》之所以被推崇至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司马迁真实的记录了历史。而且《史记》成书的时候汉武帝仍然健在,如果司马迁故意在史书中抹黑霍去病,那么汉武帝是肯定不愿意的。

因此司马迁所记载的这件事可信度还是极高的。曾很多人认为是因为霍去病少年时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会在乎底层士兵的艰苦,再加上他带兵打仗时正值年轻气盛的年龄,在和部下相处时常常会暴露出一些缺点。而这种观点却遭到了一些历史学者的反驳,这些学者认为通过这件事就能看出霍去病是一个聪明人,有自己的带兵之道。

而这些学者给出的观点也比较中肯,他们以霍去病少年时经历的一件事来解释了霍去病为何会这么做。据说在霍去病少年时,汉武帝曾想要教授他名将孙武和吴起的兵法,但是霍去病却拒绝了汉武帝的好意,他认为战争只需要战术和策略就够了,没必要刻意去模仿古人的兵法。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霍去病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物。但是霍去病未必就没看过战国时期的兵法,或许他也曾了解过战国名将吴起的故事。根据史书的记载,吴起是一个非常爱惜士兵的将领,据说他用嘴帮助伤兵吸出脓血,可是这位伤兵的母亲见状后却嚎啕大哭。

这位伤兵的母亲告诉吴起,说吴起曾帮助过她的丈夫吸脓血,让她的丈夫十分感激,为了报答吴起的恩情,她的丈夫便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结果不久后便阵亡了。然后这位母亲认为吴起现在给自己的儿子吸脓血,那么自己的儿子也会对吴起感激不已,不久后也会因为奋勇杀敌而阵亡。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让霍去病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并且悟出了属于自己的带兵之道。而在当时的汉军之中,是非常赏罚分明的,一个士兵如果立下了战功,不但有大量的酒肉享用,还能在军旅生涯中步步高升。霍去病之所以把酒肉放坏了都不给士兵吃,可能只是想激励士兵奋勇作战,告诉他们只有当上了将军,才能享用着无尽的酒肉。

而霍去病少年得志,可能军中有很多年长的将士都对他不服气,因此霍去病必须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刻意的和士兵们保持距离。而霍去病带兵打仗多年,手下的士兵几乎没有发生过哗变,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霍去病对待士兵的分寸把握的非常好,也深知士兵们的心理,明白能够激励他们奋勇杀敌的并不是一顿酒肉,而是加官进爵后的荣华富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