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历史 >

康熙萧条是怎么回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说到康熙萧条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小编反正是不知道的,不知道也没有关系,但是问题不太大,不知道的话就一起来学学,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康熙萧条是怎么回事吧,一起来看看这个康熙萧条前前后后的经过分别是什么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速度来看看!

康熙年间江南之富庶多被国内外学者津津乐道,素有“康乾盛世”之称谓,然而民众穷愁潦倒的另一面也同样真切地存在着,无法完全抹去。只是此类细节存世稀少,学者不易强烈感受到而已!以小农艰辛耕作为基础的中国农业,创造出不计其数的财富,但是它本身不得不靠天吃饭,经不起风吹浪打,农家难有隔年之粮,极度的脆弱与不稳定,发达地区亦所不免。

仔细翻读历史,康熙在位年间几乎年年饥荒,民不聊生,国库空虚,无官不贪,上到王公大臣,下到九品芝麻官几乎没一个清官,仅两位重臣明珠,索额图所贪污钱财远超号称明朝最大贪官的宰相严嵩数十倍,而康熙却几十年来对他们的行为视而不见,由贪污导致的考场舞弊事件依然层出不穷。税收短缺、国库空虚。雍正接手时,国库储银仅八百万两,而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雍正皇帝即位后说:“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甚悉。”又说,“近日道府州县亏空争粮者正复不少”,“藩库钱粮亏空,近来或多至数十万”。如此看来,则堂堂大清帝国,竟是一空架子。

康熙元年起,连续三年瘟疫盛行,十室九病,宅上无健人。台风、潮浸、水涝是该地农业收成的大敌。康熙十五年,春夏多雨,及至八月大雨,水溢半月而退,种花大荒,晚花仅二三十斤一亩。康熙二十六年大旱,至七月又遇大风潮,田中早稻及棉花俱大坏,花铃花盘摇落成堆,棉花收成好者仅四五十斤,晚者不满数斤,到处叫苦。

康熙之世因为仍处于“小冰河”灾害周期之中,加以战事、海禁等其他因素,有些经济史家已经看出这是明清六百年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康熙萧条”一语,原出日本学者岸本美绪。吴承明先生在《18与19世纪上叶的中国市场》一文中力赞此说,认为他在《16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一文中概括的“17世纪市场危机”过于笼统,岸本美绪称之为“康熙萧条”较为恰当。

康熙三十五年四月起无雨,市河俱干,次月又遇大风潮,淹死万人,飘没房屋无数。陈知县不仅匿灾不报,且催粮火急,一日追比400人。七月,终于暴发被灾饥民数万人哄闹县堂的群体性事件。然而此人既有省里的背景,自然动他不得。于是有人将陈知县劣迹贴到苏州、松江,上云:“封封拆欠,斛斛淋尖,官官相护,说也枉然。”

康熙三十六年,再次发生群体性事件,众人将时辰亭、仪门、头门、县场、照壁俱拆毁,最后闹到火烧陈知县在上海新建的私家花园,至第二日下午,火犹未熄。花园建筑及其内部陈设的豪华十分惊人。事后陈知县破费三千两白银求省长周全,总督差人调查,也被其大费金银而无故折回。至于陈知县暗中给了范总督多少金银,已经成了一个永久的秘密。

天高皇帝远,靠一人之英明,终究难撼千年的帝国旧基。康熙时期基层有种种黑暗,英主耳目失灵,鞭长莫及,也合旧体制一般情势之常。今天的史家,包括喜欢编皇帝戏的作家,遇到这类事情,应该多一份心思,尽量搜索得全面些,不致将历史上的“好皇帝”描写得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甘冒侮弄历史真实的道德风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