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历史 >

商鞅和白起的左庶长是一样的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代的官职在不同时期也是有不同的称呼的,很多人大概了解一些,比如丞相、太傅、尚书、侍郎等等,而在看一些历史剧的时候,也有出现一些称官职,比如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当过左庶长,而白起也当过左庶长,这个左庶长是一种什么官职?商鞅的左庶长和白起的左庶长,是一样的官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右庶长为王族大臣领政,左庶长为非王族大臣领政,驷车庶长则是专门执掌王族事务;四种庶长之中,除了左庶长可由非王族大臣担任,其余全部是王族专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行开府丞相总摄政务,各庶长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商鞅曾任此职。

左庶长是秦国沿用了几百年的官名,是最有实权的大臣职务。秦国尚左,在两个庶长中,左庶长为首,右庶长次之。春秋时期,秦国的左庶长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非嬴氏公族不得担任。

进入战国,秦献公将治民的政务权分给了上大夫甘龙,左庶长协助国君统军作战并总管军务。但在朝野国人的心目中,左庶长依然是最重要的军政大臣。该年冬天,秦孝公将甘龙升为太师,将甘龙的治民政权回归到左庶长嬴虔手里,为的就是给卫鞅执掌大政铺路。当卫鞅从嬴虔手中接掌左庶长权力的时候,事实上已经是与东方列国的开府丞相具有同等权力的大臣了。

但是,这种大权并不意味着事实上已经成为东方列国那样的开府丞相。丞相总理政务的要害是开府设立权力机构,仅仅有个人权力而没有开府,就无法全面处理国家事务。开府的根本之点是配备属官,其次是建立府邸.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

秦孝公五年(前356年),商鞅出任秦国左庶长并前面负责秦国国政,伟大的“商鞅变法”就此拉开大幕。“左庶长”这个官职也因为商鞅变法而成为如今历史爱好者最熟悉的秦国官名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秦国历史上除了商鞅之外还有一位著名的大人物曾经当过左庶长,这就是被称为“人屠”的武安君白起。那么商鞅当过的“左庶长”和白起当过的“左庶长”有什么区别呢?

由于各种原因,春秋到战国初期的秦国官制与中原诸侯有很大的不同。“庶长”即“庶民之长”,也就是大官的意思。因为秦国在春秋时只有四个庶长,所以左庶长是核心大官(宰相)。

在商鞅变法时,左庶长是秦国除了国君之外权力最大的人,这也是商鞅能够全面推行变法的权力基础。不过左庶长依然还是春秋官爵合一的落后制度,商鞅执政后不久便进行官爵分离的改革。

商鞅变法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与实权官职分离的军功爵,左庶长在军功爵中是第十等级爵位。不过商鞅终生没有让彻底完成官爵分离,他本人也是以左庶长(后为大良造)的爵位执政的。

商鞅去世后,秦惠文王在商君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官爵分离,参考中原诸侯建立相制。左庶长在秦惠文王时期逐渐成为没有实权的爵位,而秦国的军政大权则转移到以将相为核心的官僚体系手中。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左庶长白起率兵进攻韩国,这也是“人屠”白起第一次在史书记载中出现。而此时的左庶长完全是个爵位名称,实际权力和影响远不如商鞅担任的左庶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