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历史 >

明清实行闭关锁国,为什么广州港口依然开放?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明朝和清朝都曾实行过闭国锁国政策,也就是海禁,目的是为了限制国外的传教士入国,也同样限制了贸易。所以当时全国各地的港口都被要求停止和西方做贸易,但有一个地方例外,就是广州。为什么只有广州能够继续开放港口呢?或许还是因为明清政府并不想完全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而广州在海外贸易中又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当时广州港口的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的广州,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口岸城市。宋人的口岸开放政策一直延续到元朝。元末广东顺德有位诗人写了一首《广州歌》,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广州繁华气息:“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长城百雉白云里,城下一带春江水。少年行乐随处佳,羊城南畔更繁华。朱楼十里映杨柳,帘栊上下开户牖。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峨舸大舶映雱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屋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良辰吉日天气好,翡翠明珠照烟岛。乱鸣鼍鼓竞龙舟,争赌金钗斗百草。游冶流连忘所归,千门灯火烂相辉。游人过处锦成障,公子醉时花满堤。扶留叶青蚬灰白,盆饤槟榔邀上客。丹荔枇杷火齐山,素馨茉莉天香国。别来风物不堪论,寥落秋花对酒樽。回首旧游歌舞地,西风斜日淡黄昏。”

进入明清时期,口岸开放的格局才被逆转。明初朱元璋厉行海禁,“片板不许入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这一禁就是200年;明王朝又规定,外国人要来做生意,必须以朝贡的名义,带上他们国王上表称臣的“贡表”,按天朝规定的时间来,否则,就别来了。直到隆庆元年(1567),明王朝才放开海禁,开放漳州月港,“准贩东西二洋”。但月港的开放是非常有限的,只准明朝商民出洋,不准蕃船进来。

倒是广州口岸,从明中叶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开放体例。说起来,这得益于广州港邻近澳门岛的地理优势。嘉靖年间,广东海道批准葡萄牙商人在澳门居留、晒藏商货,这一创举打破了明代朝贡贸易体制的僵化局面,使得澳门渐渐发展成为市舶贸易的中转站:每年七八月,满载商货的蕃船乘着东南风,抵达澳门岛,在澳门码头住舶贸易;同时,广州官府召告商人,发给“澳票”(批准前往澳门贸易的凭证),让他们跟随税官一同前往澳门,蕃船完税后,即可与持有“澳票”的明朝商人交易。

也是从嘉靖年间开始,广东官府准许葡萄牙商人每年两次进入广州城,与广州商民直接交易。晚明时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中国札记》中记载说:“葡萄牙商人已经奠定了一年举行两次集市的习惯,一次是在1月,展销从印度来的船只所携带的货物;另一次是在六月末,销售从日本运来的商品。这些市集不再像从前那样在澳门港或在岛上举行,而是在省城本身之内举行。由于官员的特别允许,葡萄牙人获准溯河而上至广东省壮丽的省会作两天的旅行。在这里他们必须晚间呆在他们的船上,白天允许他们在城内的街道上进行贸易。这种公开市场的时间一般规定为两个月。”我们的“广交会”历史,可以追溯到这里。

但广东的开放局面在清初又中断了。顺治十二年(1655),清廷实施海禁,严禁海商出洋:“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并于顺治十八年(1661)推行更严酷的“迁海令”,强制沿海居民迁离故土,禁毁海边房屋与船只,沿海岸线制造出一个漫长的无人区。

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才结束海禁,宣布开海,次年又在厦门设闽海关,宁波设浙海关,广州设粤海关,上海设江海关(一说江海关初设于连云港的云台山,后才迁至上海),管理海外贸易,史称“四口通商”。“四口通商”体制推行了70余年,又被乾隆帝废止——乾隆二十二年(1757),皇帝发下谕旨:“令行文该国番商,遍谕番商。嗣后口岸定于广东,不得再赴浙省。”只准许西洋商船在广东口岸互市,这便是“一口通商”体制。

也就是说,乾隆二十二年之后,中国沿海各个口岸当中,只有广东的口岸可以跟西洋商船贸易。广东口岸是唯一向西洋商船开放的门户。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清廷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842),“一口通商”才被西方列强主导的“五口通商”取代。

康熙开海至晚清上海崛起之前,这200年间,广州一直是清王朝最繁华的口岸城市,广州诗人屈大均有一首《广州竹枝词》写道:“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首竹枝词写于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刚刚放开海禁,广州港的对外商贸已非常繁忙。屈大均还在他的《广东新语》描述说:“东粤之货,其出于九郡者,曰广货;出于琼州者,曰琼货,亦曰十三行货;出于西南诸番者,曰洋货。在昔州全盛时,番舶衔尾而至,其大笼江,望之如蜃楼屃赑。殊蛮穷岛之珍异,浪运风督,以凑郁江之步者,岁不下十余舶。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相贸得利不赀,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