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东汉末年军阀、权臣。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趁着东汉朝廷爆发“十常侍之乱”,董卓入京执掌朝政大权,不顾朝臣反对废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关东各地群雄得知消息,纷纷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
在《三国演义》中,参与讨伐董卓的共有十八路诸侯,但在正史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其中《三国志》中记载为十路,即袁术、袁绍、韩馥、孔伷、刘岱、王匡、张邈、桥瑁、袁遗、鲍信,而《后汉书》则加上张超称十一路,曹操和孙坚虽然也参加了讨董联军,但却分别在袁绍和袁术麾下,因而正史未将其列入诸侯。至于《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公孙瓒、陶谦、孔融、马腾、张杨五人,实际上并未参加讨董联军。
【以下以讨董时个人官职大小为序】
后将军袁术:僭越称帝后众叛亲离,呕血斗余而死
袁术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乃司空袁逢的嫡次子。袁术经举孝廉入仕,先后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等职。董卓入京之后,意图废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了拉拢袁术,便表其为后将军,袁术不肯依附,为避祸逃往南阳。
当时,长沙太守孙坚杀死南阳太守张咨,引兵投奔袁术,两人遂联手于初平元年(190年)参与讨董联军,其中孙坚于前方征战,袁术在后方供给粮草,后因孙坚战功卓著而对其猜忌。联军解散后,因不愿拥立刘虞为帝而与袁绍翻脸,并通过与公孙瓒、陶谦结盟,与袁绍互相争霸。
此后,在与袁绍争霸的过程中,袁术先败于曹操,后以寿春为根据大肆扩张,割据淮南的他势力极为雄厚。李傕攻入长安后,授袁术为左将军,进封阳翟侯。兴平元年(194年),袁术攻徐州刘备,攻占徐州广陵等地。
早年孙坚攻入洛阳,曾得到传国玉玺,并将其秘密藏于妻子吴氏处,孙坚攻打黄祖中伏而死后,袁术从吴氏手中夺走玉玺。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于寿春公然僭越称帝,结果此举导致其陷入众叛亲离的地步,在孙策、吕布、曹操的进攻下,接连丧师失地,又因遭遇旱灾和饥荒,以致实力大损。建安四年(199年),走投无路的袁术投奔袁绍,却因曹操截住去路而返回寿春,最终于同年六月呕血斗余而死。
冀州牧韩馥:被袁绍夺取冀州,后自尽而亡
韩馥乃颍川郡人,曾为袁氏门生,出任御史中丞,董卓入京之后,任命其为冀州牧。袁绍被任命为渤海太守后,便是隶属于韩馥节制。因此,当关东联军讨董,而推袁绍为盟主后,韩馥对其颇为猜忌,曾多有阻挠,后经治军从事刘子惠劝说,才转而支持,并负责留在邺城为联军提供粮草。
初平二年(191年),韩馥部将麴义反叛,韩馥前去讨伐却惨遭战败,而袁绍也开始积极谋夺冀州。之后,公孙瓒在袁绍的蛊惑下,南下攻打冀州,韩馥难以决断,再加上部署的劝说,最终将冀州牧让给了袁绍。不久,韩馥转投留郡太守张邈,然而在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时,韩馥以为是为了算计自己,结果便在厕所中自尽而死。
豫州刺史孔伷:联军解散后不久病逝
孔伷最初受名士苻融推荐,在陈留太守冯岱手下担任计吏。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京之后,为了收买人心,开始大量起用名士,在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人的建议下,孔伷得以出任豫州刺史。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孔伷积极响应,率兵屯于颍川,但未直接参与战事。联军解散后不久,孔伷便病逝了。
兖州刺史刘岱: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时兵败被杀
刘岱出身东汉宗室,乃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曾任侍中,后任兖州刺史。初平元年(190年),刘岱参与讨董联军,与张邈、桥瑁、袁遗、鲍信屯兵酸枣。董卓西入长安后,联军分崩离析,刘岱因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将其杀死后,改任王肱为东郡太守。
在诸侯互相征伐扩张之时,刘岱先后与袁绍、公孙瓒联姻,而在袁绍与公孙瓒争夺河北时,刘岱又支持袁绍。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刘岱不顾鲍信的劝阻,坚持率军出战,结果兵败被杀。
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攻打荆州刘表,结果中伏而死
孙坚出身官宦世家,早年曾担任校尉、县丞等职,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孙坚出任佐军司马,招募一千余人随中郎将朱儁南征北战。由于屡立战功,孙坚先后升任别部司马、议郎等职,并因战功获封乌程侯。
在各路诸侯发兵讨董时,孙坚也率军积极响应,起兵后不久便逼死荆州刺史王睿、杀死南阳太守张咨,后投奔后将军袁术,袁术上表孙坚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在讨董联军中,孙坚战功最为卓著,不仅击败了胡轸和吕布,斩杀了华雄,而且还率军攻入了洛阳,但也因此遭到袁术的猜忌。
当时,除了孙坚在不断与董卓作战外,其余各路诸侯却早已将此置于脑后,反而相互之间争权夺利、扩大地盘,袁绍更是以周昂为豫州刺史取代孙坚,并攻掠其地,这令孙坚心灰意冷。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袁术派孙坚讨伐荆州刘表,刘表则派黄祖率军抵御,黄祖不敌败走,孙坚率兵围困襄阳。黄祖连夜出城调集士兵,结果再度败于孙坚,黄祖逃至岘山之中,孙坚率军追击,结果于竹林间中箭身亡。
渤海太守、邟乡侯袁绍:官渡之战败于曹操,后于冀州病逝
袁绍亦出身于汝南袁氏,不过其母只是个婢女,出身较低。早年曾任濮阳县长,后因母亲去世而隐居。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袁绍应大将军何进征辟重新为官,后出任中军校尉,何进被杀后率兵剿灭宦官。董卓入京后,袁绍因废帝之事与董卓决裂,后逃出京城,董卓本想杀之,后经劝说才任命其为渤海太守,赐爵邟乡侯。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遂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兵河内。董卓西逃长安后,联军开始分崩离析,袁术更是不顾袁术反对,以关东诸将名义拥立东汉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但被刘虞拒绝。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取代韩馥出任冀州牧,之后又多次击败公孙瓒,并励精图治不断扩张,先后夺取青州、并州、幽州各地,一统河北地区,势力达到顶点。建安五年(200年),为了争夺天下,袁绍与曹操这对曾经的盟友反目,然而实力占据上风的袁绍,却在官渡之战中惨败。
官渡之战兵败后,袁绍返回冀州,之后陆续平定了冀州各地的叛乱,然而英雄迟暮的袁绍不久后便患了重病,最终于建安七年(202年)病逝。
河内太守王匡:因使妹夫胡母班斩首而被杀
王匡年轻时曾与名士蔡邕交好,再加上仗义疏财而名动天下,曾于中平年间在何进麾下任大将军府掾,为了配合何进诛灭宦官,王匡返回家乡兖州泰山郡征兵,但还未等行动何进便已经身死,之后王匡又和袁绍一起诛灭宦官,之后不久出任河内太守。
初平元年(190年),王匡参与讨董联军,与袁绍驻军河内,并派从事韩浩率军驻守孟津,但由于错误判断形势,几乎全军覆没,之后王匡再度返乡招募数千兵马。不久,董卓派执金吾胡母班等人劝说袁绍,王匡奉命诛杀众使者,而胡母班乃是王匡的妹夫。王匡虽是奉命行事,但此举却遭到胡母班家人不满,后在胡母班亲属和曹操的攻击下,王匡身死。
陈留太守张邈:与陈宫等背叛曹操,后被部下杀害
张邈年轻时以侠义闻名,与曹操、袁绍交好,后被朝廷征召为骑都尉,不久后升任陈留太守。初平元年(190年),张邈参与讨董联军,因袁绍成为盟主后极为傲慢,张邈与其不合,袁绍曾派曹操杀张邈,但被曹操所拒。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出任兖州刺史,仍为陈留太守的张邈隶属于曹操统辖。后来,曹操因名士张让多次诋毁自己而将其杀死,这引起了兖州士大夫和当地豪强的极大不满。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征讨陶谦,张邈和陈宫、许汜、王楷等人反叛,并东迎吕布。后曹操亲率主力回师,吕布兵败后,张邈随其转投刘备,而其家人则和弟弟一起留在了雍丘,曹操破雍丘后张邈家人被杀。于是,张邈跑去向袁术讨救兵,但尚未见到袁术便被部下所杀。
东郡太守桥瑁:被刘岱所杀
桥瑁乃太尉桥玄族子,曾任兖州刺史,后为东郡太守。初平元年(190年)正月,为了讨伐董卓,桥瑁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可以说,桥瑁实际上才是讨董联军真正的发起人。
可惜的是,与张邈、刘岱、袁遗等一起屯兵酸枣的桥瑁,没能等来与董卓交手的机会,却因与刘岱交恶而被刘岱所杀。
山阳太守袁遗:出任扬州刺史,兵败后被杀
袁遗也是汝南袁氏出身,乃是袁绍的堂兄,初为长安令,后任山阳太守。初平元年(190年),响应号召出兵讨董,与刘岱等人屯兵酸枣,酸枣粮食用尽后,酸枣驻军解散,袁遗返回山阳郡。
初平三年(192年),扬州刺史陈温去世,袁绍派袁遗领扬州刺史,然而不久便遭到袁术的攻击,袁遗兵败而逃,“遗走至沛,为兵所杀”。
济北相鲍信:随曹操征讨黄巾军,救出曹操却死于乱军
鲍信于中平年间受大将军何进征辟就任骑都尉,后奉命回乡招兵,结果还没返回何进便死了,等到鲍信赶回洛阳,董卓已经进京。鲍信深知董卓必然为祸天下,先后劝说袁绍和王允诛杀袁绍,但皆被拒,于是带兵回乡,征召士兵两万余,骑兵七百人。
初平元年(190年),鲍信以济北相身份和弟弟鲍韬起兵参加讨董联军,并由此追随曹操,曹操与袁绍上表推举鲍信为破虏将军。董卓西逃长安后,鲍信与曹操等进兵荥阳汴水,遭到董卓部将徐荣迎击,曹操、鲍信负伤,鲍韬等战死。
初平二年(191年),曹操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曹操则上表鲍信为济北相。次年,兖州刺史刘岱在对抗青州黄巾军时战死,鲍信遂支持曹操出任兖州刺史。
之后,鲍信随曹操攻打黄巾军,因主力未到而形势危急,鲍信拼死救出曹操,但自己却被杀死,时年四十一岁,最后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广陵太守张超:与兄长背叛曹操,后兵败自尽
张超是陈留太守张邈之弟,出任广陵太守,董卓入京之后,在部下臧洪的劝说下,决定起兵讨董,因此与兄长张邈会兵于酸枣。这个臧洪不得不提一下,酸枣会盟、设坛盟誓时,各路诸侯互相推让不肯上坛领誓,结果共推臧洪上坛,于是臧洪上坛盟誓振奋军心。
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讨伐陶谦,张超与兄长张邈,以及陈宫、许汜、王楷等共推吕布为兖州牧。次年,吕布败走徐州,张超奉兄长之命驻守雍丘。兴平二年(195年)十二月,雍丘陷落,张超自尽,张邈、张超三族被灭。
奋武将军曹操:成功统一北方,汉中之战后病逝
曹操也算官宦之家出身,其父曹嵩在汉桓帝时官至太尉。曹操经举孝廉入仕,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骑都尉、济南相、典军校尉等职,董卓入京以后,曹操改名换姓逃出京师,回到陈留“散家财、合义兵”。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曹操参加讨董联军,被袁绍任命为代理奋武将军,董卓西迁长安时,无人愿意追击,只有曹操率兵西进,但却败于董卓大将徐荣。联军解散后,曹操于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于扶罗等,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进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战死,曹操成为兖州牧。之后,曹操击败黄巾军,获降卒三十余万,曹操择其精锐改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奉天子而征四方”,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兖州和徐州,以及豫州、司隶部分地区。
此后,曹操于官渡之战大败袁术,后平定袁尚、袁谭,击破乌桓,统一北方。之后又南下荆州,却于“赤壁之战”战败,不得不将战略重心转向西北,先败马超夺取关中、西凉,后又征张鲁、取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在“汉中之战”中败于刘备,于次年正月还军洛阳,不久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以上便是正史之中,参加了讨董联军的十三路诸侯,其中四方将军袁术官职最高,州牧、州刺史、太守虽然皆为两千石,但州牧略高于刺史,刺史略高于太守,广陵太守张超因没有出现在《三国志》,故排名靠后,曹操的奋武将军因是袁绍所封,故排名最后。
此外,从各路诸侯经历不难看出,所谓的讨董联军,除了孙坚一路颇有斩获之外,各路诸侯中也仅有曹操、鲍信敢于主动出击,其余各路诸侯则是各怀鬼胎。联军解散后,其中大多数也在随后的诸侯洗牌中被淘汰。
汉末讨伐董卓的联军,到底有几路诸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