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朝代都当过官的被称为“贰臣”,吴三桂是典型的贰臣,但他并没有被列入乾隆皇帝所要求编纂的《贰臣传》,其原因自然和吴三桂谋反一事有关。到了乾隆年间,清朝政权已经趋向稳定,所以乾隆为了进一步缓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决定编纂《贰臣传》,把有贡献的贰臣都列入其中。其真实目的还是为了方便统治,让百官认可清政权。
1、《贰臣传》为什么没有吴三桂吴三桂从明朝官员投降过来,变成了清朝官员,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他在平定西南,消灭南明政权上,所作出的贡献是突出的。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皇帝,就是被吴三桂消灭并绞死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吴三桂应该放在“甲卷”里。
但是,吴三桂最终是造反了的。当吴三桂造反以后,它就不仅仅是“贰臣”的问题,他已经是“逆臣”,性质完全变了。
如果把吴三桂也放进《贰臣传》里,就不能发挥《贰臣传》所起到的作用了。《贰臣传》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忠心。虽然这些从明朝投奔到清朝的人,品德有亏,但多多少少还算是认可的,可以评判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而吴三桂完全不同,吴三桂后来完全是造反谋大逆,后来还称帝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忠诚”的问题,而是“邪恶”的问题。这样的人,是要严厉打击的。这样的人,是不可以讨论的。把这样的人放在《贰臣传》里,《贰臣传》的性质就完全变了,乾隆当然不会这样做。
2、《贰臣传》的作用《贰臣传》分为甲卷和乙卷两部分。甲卷的人,本来是明朝的大臣,后来投降了清朝,并且对清朝忠心耿耿,还立了战功。乙卷的人,投降了清朝以后,却没有什么贡献,只是碌碌无为。
显然,乾隆皇帝在这里,提出了两条标准:一条是“德”的标准。《贰臣传》里的人,都是从明朝投降过来的。如果天下不大乱,他们一辈子都会忠君爱国。但是因为“遭际时限”,因此,便选择投降了清朝。
虽然说,投降清朝,属于是迫不得已,但是毕竟投降了,这就叫做“大节有亏”,所以,就应该被列入“贰臣”的行列。就必须把他们列出来,昭告天下,让大家知道,任何时候,只要不忠,就应该被打上耻辱的标记。
另一条是“能”的标准。就是说,这个人投降清朝以后,究竟为清朝做了多大的贡献?如果贡献很大,就放入“甲卷”之中;如果贡献很小的,就放入“乙卷”之中。
乾隆皇帝从“德”“能”两个方面来编辑这个《贰臣传》,究竟有什么样的目的呢?
第一个目的,就是要弘扬忠诚。不忠诚,那就是品德有亏。哪怕你对敌人不忠诚,但你原本地敌方的人,加入到己方阵营,也是一种品德有亏的表现。
第二个目的,就是鼓励贡献。不能说投降过来就算了,你得做事。做了事,虽然还是脱不了“贰臣”名字,但可以进入“甲卷”了。
3、真正目的在顺治、康熙、雍正时期,清朝在意识形态方面是非常混乱的。之所以会这么混乱,是因为清政府统治者属于“异族”,他们入主中原,并不被汉人所接受。再加上南明政权还在南方存在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关于“忠诚与背叛”,关于“华夷之辨”这样的问题,在南方被大量议论,长久发酵。清政府想要规范这种言行,却办不到。比如雍正时期,就搞了一本《大义觉迷录》的书,还让“造反派”曾静到全国各地去宣讲。但是反而引起了更大的争议。雍正没有清理好这些言行,民间学者反而对清皇室议论纷纷。总之,这在当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乾隆皇帝时期,清朝已经完全一统天下,政府已经完全确立了它作为正统中央政府的地位,没有任何人能够撼动它的地位。所以,乾隆想要整肃思想,他就要重新确立一个“忠诚”的标准。
这个标准的确立是非常微妙的。不能把忠诚于清政府称作“忠诚”,这样就狭隘了,也不服众。乾隆皇帝确立的“忠诚”标准是“忠诚于旧主”,这是从古至今的传统标准,因此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在这个标准之下,再来清理明朝末年投降清朝的那些人。这样一来,就把天下人的思想统一起来了。无论是忠于明朝的旧臣后裔,还是背叛明朝投降清朝的大臣后裔,对这件事都很认可。
更重要的是,清政府就掌握了话语权,清政府就成为一个标准,大家也都服从于清政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