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直到临终的那一刻,还是不懂秦王为何要赐死他,说来也是白起的悲哀。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白起其实是知道自己恐将命不久矣,长平之战秦王将赵国战俘的处置权交给白起,实际却是让白起将他们全部杀死。白起也因此事对秦王产生看法,加上他准备乘胜追击赵国被拒,此后也是不在打算为秦王出征。其实白起的死跟他性格有很大关系,如果他的姿态能够放软一些,秦国也不止于如此。
1、得罪秦王白起这个人,被很多人尊称为战神,因为他一生作战无数,从来没有败绩。而且他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下了70多座城池,削弱了六国的实力。伊阙之战,白起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率领秦军主力绕道韩魏联军后方,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白起自断后路,拿出破釜沉舟的气势,分兵三路,快速攻入楚国境内,大破楚军,甚至直接攻陷了楚国都城郢城,焚烧了楚王陵墓,楚国被迫迁都,以避秦军锋芒。
长平之战,白起采用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成功将赵军引入伏击圈,大败赵军。最终,四十万赵军遭到坑杀,一时间,赵国几乎家家带丧。而白起看到赵国精锐一战被灭,赵人胆寒,且邯郸几乎没啥兵力,便计划直接挥军进攻赵国,趁赵国和其他五国还没反应过来,直接灭亡赵国。可是,由于秦相范雎害怕白起立下灭国之功,地位超过自己,于是向秦王进谗言,命令白起回军,不要去攻打赵国了。就这样,赵国得以喘息,避免了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同年九月,秦王再次发兵进攻赵国,而白起由于患病,并未出征。事实上,攻灭赵国的机会已经失去了,当初秦王就应该趁赵国还没有反应过来,直接挥军进攻邯郸。此时邯郸百姓反应过来,同仇敌忾,且其他国家不会坐视赵国被灭,纷纷施以援手,秦军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
可是秦昭襄王偏偏不信这个邪,面对白起的劝谏,他丝毫不理,执意出兵进攻,最终导致大败。秦王被逼无奈,强令白起领军出征,但是白起也是比较傲的一个人,说啥都不愿出发,最后面对王命,不得不带病上路,可是由于走得太慢,秦王认为他故意拖延时间,十分愤怒,直接派使者将白起给赐死了。可怜一生忠勇的白起,至死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2、政治嗅觉不敏感白起被赐死前,说道:“我对有什么罪过,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良久之后,他又自我感叹:“我确实该死啊!长平之战我用谎言欺骗赵军,最后又将他们坑杀,确实该死啊!”
可以看到,白起临死前也没明白秦王为何要杀自己,只能把原因归结于天意。而很多人则认为秦王之所以杀白起,是因为白起功高震主,不听从秦王命令,实际上这就是对历史和政治的认识不足。
秦昭襄王这个人是比较悲催的,他做秦王的时间虽长,但他大半辈子都是傀儡,朝政都是由他母亲芈月把持的。也正是长时间的压抑,使得昭襄王对芈月一派的人非常痛恨。白起之前其实是芈月一派的人,虽然他后来选择了效忠秦王,但是由于秦王的那段回忆太多凄惨,所以秦王对白起一直有一点提防心理。
正常情况,这种心理不会影响白起,可是当白起称病,不听从秦王的命令去攻打赵国时,秦王的疑心病就犯了。难道说白起并非完全忠于自己?白起不听自己的命令,促使秦王想到了芈月当权时他的悲催生活,屈辱愤怒感油然而生,于是盛怒之下的秦王失去了机智,赐死了白起。
其实这也是白起想的太简单了,秦王是自己的上司,白起怎么可以违背上司的命令呢?他本来的出身就是宣太后一脉,会受到秦王的忌惮,且他和秦相范雎的关系又不好,而秦相离秦王最近,他说一句话顶白起说十句,得罪了这么一个人,白起能有好果子吃?
白起性格上的一些缺陷,导致他被秦王赐死。虽然白起忠于秦国,但是他不懂收放,得罪了秦王和秦相,搞得秦国权力最大的两个人都想要弄死他,这能怎么办?事实上,对于白起,最好的策略就是听秦王的命令,即便打输了,那也不会有生命之忧。
白起为人令人敬佩,为了不损耗秦国实力,他誓死不愿出兵攻打赵国。不过他虽然军事能力强,但是在政治方面却很差劲,丝毫不懂秦王和秦相的想法,最终得罪了秦国权力最大的两个男人,惨遭赐死,令人遗憾。如果没有真正读懂白起之死,我们对于历史和政治的认知就还需要深入,继续挖掘白起之死的真正原因。
白起知道秦王为什么要赐死他吗
下一篇:元曲的作者们都有过什么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