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历史 >

孙权北伐为什么失败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三国时期,孙权也曾多次下令北伐。226年,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孙权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趁魏国大丧起兵攻魏,他自己率军进攻江夏,然后让诸葛瑾攻占襄阳,但结果却是久攻不克,最后此役宣告失败。其实三国时期的北伐战争,我们一般更加了解诸葛亮的北伐之战,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孙权,他们的北伐实际上都失败了。当然,这跟魏军的强大有关,但也跟他们内部的不协调有关。

孙权北伐

说起三国时期的北伐,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诸葛亮,他先后五次北伐曹魏,最终死于五丈原军中。第二个想到的大概是姜维,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他先后“九伐中原”。其实还有一位人物,也执着于北伐,他就是孙权!据本人的统计,孙权先后是组织十次北伐,次数、规模远超诸葛亮,但为何却没有什么成果呢?

咱们先简单介绍下孙权十次北伐的情况。第一次,209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第二年),孙权趁曹操兵败之机,派周瑜攻打将江陵,同时亲自领兵攻打合肥。周瑜打下了江陵,但孙权却没能攻取合肥。第二次是215年,孙权率领大军攻打皖城,取得了胜利。第三次是215年,孙权亲率十万大军,打算夺取合肥,结果在逍遥津之战惨败。

第四次,219年,在关羽发起襄樊之战的时候,“孙权攻合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北伐是虚晃一招,声东击西。第五次是227年,孙权听说曹丕病死,派诸葛瑾攻打襄阳,自己率军攻打江夏。结果,司马懿大破诸葛瑾,孙权也吃了败仗。第六次,228年鄱阳太守周鲂诈降,引发了石亭之战,陆逊大破曹休,“斩获万余”。

第七次,230年孙权听说曹魏大军伐蜀,于是“扬声欲至合肥”,之后又下诏撤兵。孙权以为能骗过满宠,十几天后再度攻打合肥,结果“不克而还”。第八次,232年陆逊奉命率军攻打庐江,结果被满宠击退。第九次,234年,为与诸葛亮相配合,孙权亲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同时让诸葛瑾、陆逊、孙韶、张承从各地出兵。

为何效果不佳

魏明帝也不示弱,御驾亲征,亲率大军来战孙权。孙权闻讯后,立即下令撤兵,“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第十次,241年,孙权兵分四路,“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围樊城,诸葛瑾、步骘掠柤中”。司马懿亲率大军支援,“吴军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斩获万余人”。孙权前后十次北伐,只有宛城之战、石亭之战取得胜利,其他八次几乎没有成效。

孙权的北伐为何没什么成效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其一、北伐的战略规划不明确,带有投机性。相比于诸葛亮的北伐,孙权的北伐似乎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会儿打襄阳,一会儿打合肥。孙权只是看到北方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想趁这机会,捞取一些利益,要么占些地盘,要么抢点老百姓。一旦受挫,或者遭到曹魏主力,就直接撤退了。

其二、东吴军队存在问题。东吴虽然有二十多万军队,但却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它的水军非常精锐,但却缺少骑兵,同时步兵也不算精锐。比如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率领八百骑兵就冲破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在北伐的过程中,需要攻城略地,自然要以步兵为主,而东吴的步兵根本打不过曹魏的骑兵。

其三、曹魏防守严密。曹魏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四大“军区”,分别由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将军管理,其中有两个“军区”是用来对付东吴,即位于襄阳的征南将军和位于淮南的征东将军,兵力十分雄厚。同时,曹魏还控制了东吴北上的战略要地,比如合肥,孙权多次北伐,都没能攻下合肥城。综上所述,孙权北伐是不可能取得很大成果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