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一直都被很多人认为是古代朝代遭受的一次非常惨烈的侵略,北宋因此灭亡。而朝廷南迁,建立了南宋,在南方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政权,但是原本在北方有一部分逃离到了南方的汉人,却还有不少逃不掉或者被抓走的汉人,依旧留在北方,这些人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生活在汉人统治的政权之下了,那他们是怎么看待南迁的朝廷的呢?而他们的境遇又是如何的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金辽对汉人的统治是怎样的在宋朝统治时期,辽国盘踞在北方地区,他们称呼当时的汉人为“汉儿”,虽然称谓中有一个“儿”字,但是要知道实际上这样的表达并没有表示出任何不尊重的意思,翻译成现在的语言“汉儿”也可以解释为男子汉的意思。到了后来金朝统治的时期对汉族人的称呼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后金执政之后也将当时很大一部分宋朝的北方领土化为了自己的领地,他们把以前生活在辽国的汉族人成为“汉人”,而将宋朝的汉族人称之为“南人”。
除了称谓之外,在当时辽国统治的区域对待汉族人和契丹人的制度是不相同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辽国的民族制度也是比较先进的,虽然是采取了“分治”制度但是当时生活在辽国土地上的汉族人,并没有如同现在少数民族一样的高度自治权利。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辽国几乎复制了当时的全部汉人制度,采用了州、县的管理制度,而且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也会采用汉人的科举制度,以便于为朝廷选拔出合适的人才。但是当时的契丹人却并不遵循这套制度,他们仍然是采用了世选制度,根本不用参加科考。
在后来的金国统治时期对待汉人的政策与辽国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金国的统治者更加看重汉人的才能,并且会十分注意选用汉人中出类拔萃的人才,不惜许以高官厚禄,甚至可以提拔有用之人才直接进入朝廷的核心管理层,这样的开明政策赢得了当地汉人的信任也为金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
2、在金辽统治下的汉人生活如何值得肯定的是不管是在辽国还是后来金国的统治时期,虽然在社会地位上汉人仍旧是低于他们本民族的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强迫汉人改变自己的服饰以及生活习惯,只要是汉人愿意是可以充分保留自己传统的,并不做强求。
那么在当时这些汉人又是怎么出现在辽或金的统治地区的呢?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一方面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一部分人会因为被俘或者投降完成人口的迁移,另一方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口是主要的社会生产力,于是少数民族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在南下抢劫财物的同时,也会顺便掳走一些民众,这些原因都促成了很多汉人生活在辽金的统治地区。
对于在辽金统治区域生活的汉人来说,契丹等少数民族将他们视为汉人,而南方的汉族人又不认可这些人的汉族身份,这样的一个尴尬境地让很多当地汉人逐渐模糊了自己民族意识。
3、为什么他们不思念宋朝虽然辽金的统治者对境内的汉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但汉人各阶层的待遇还是不同的。辽初期,对于掳掠的汉人俘虏,则设立头下军州安置。《江史》记载:“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居之”。“头下”即契丹统治集团中的贵族,这些俘虏就成为了贵族的奴隶,头下军州就是贵族的私城,直到辽后期才被普通州县所取代。辽金时期普通汉人还是免不了被奴役,汉人地位远低于契丹、女真、奚等族。对于汉人地主阶层,辽金的统治阶层就不断在其中寻找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当作参谋,为自己的政权服务,同时也借此笼络汉族的上层人士,使其保持对王朝的忠心。这些汉人大族为统治者服务,成长迅速,很多成为世家。辽代以韩、刘、马、赵四大家族最为著名,其中又以韩氏为尊,“耶律、萧、韩三姓恣横”,韩氏已蜕变成和契丹王族一样的上层统治者。
由于与中原汉人之间的巨大差异,辽金统治下汉人的民族身份认定便十分尴尬。一方面,“汉人”的民族身份得不到宋人的承认;另一方面在女真、契丹、奚等北方民族看来,汉人终究是汉人,并不十分信任。辽金统治下汉人的民族意识比较淡漠。
自唐以来,燕云地区几经战乱,数易其主,因此,该地区“汉人”的政治态度一般都比较灵活。宋人马扩评价说:燕云汉人随事俯仰,契丹至则顺契丹,夏国至则顺夏国,金人至则顺金人,王师至则顺王师,但营免杀戮而已。金世宗也感慨道:“燕人自古忠直者鲜,辽兵至则从辽,宋人至则 从宋,本朝至则从本朝,其俗诡随,有自来矣。虽屡经迁变而未尝残破者,凡以此也。”“汉人”政治态度的灵活多变,除了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之外,与他们民族意识的淡漠也大有关系,他们没有中原汉人那么强烈的华夷观念,故辽人至则从辽,宋人至则从宋,金人至则从金,并不在乎做谁的臣民。
北宋末年,宋朝背弃与辽盟约,同金达成海上之盟,联手灭辽,夺回了燕云十六州。燕云地区的“汉人”对此普遍心存不满,怨恨宋人背信弃义,而纷纷投靠金人。等到金军南侵,宋人则更加猜忌燕云“汉人”,以至发生屠杀燕云“汉人”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