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了,而秦国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秦国灭六国中,楚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而在秦国灭楚国的过程中,李信曾经带领二十万大军,并且信誓旦旦一定会灭掉楚国,可是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不如人意,后来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终于完成目标。不过,在李信失败之后,当时的嬴政又是如何处置李信的呢?
1.李信攻楚简介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先后灭亡韩、赵、魏三国,并数次击败楚军。燕王喜逃亡被灭后,秦王政打算攻灭楚国,完成统一霸业。秦王政知道李信十分勇猛果断,有一天便问李信说:“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算一下,需调用多少军士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嬴政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嬴政就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李信的话是对的。”于是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军二十万向南进发攻打楚国。王翦因秦始皇不采纳他的意见,就推托有病,回到家乡频阳养老。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李信接着乘胜攻克鄢郢,随即率领部队向西进军,要与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会师。当时楚国将领项燕率领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跟踪追击李信军队,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息,结果大败李信的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李信军大败而逃。
秦王政得知秦军兵败的消息,大为震怒,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复出。最终,王翦率秦军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2.李信为何攻楚燕国荆轲义勇刺秦王,可惜最终失败。秦王异常愤怒,就派出几员大将率领大军前去兴师问罪,其中就有名将王翦。王翦在此次军事行动中担任主帅,不过风头却被一个年轻人李信给抢了过去。李信奋勇作战,以较少的兵力直接突破防线,最后拿到了太子丹的人头。秦王也是高兴,在大赏李信的同时,心里也感觉王翦出力还不如一个年轻人。
秦王在打败燕国之后,就想着趁机把楚国也吃下来。在进攻楚国之前,秦王专门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就是研究如何进攻楚国,王翦和李信都列席了会议。秦王分别问两人,各自需要多少兵马可以吃下楚国。李信说只需要20万就可以了,但王翦却说需要60万。秦王此时心里有了伐楚的最佳主帅人选,那就是李信。因为秦国军队向来勇猛,而且楚国势弱,何况又刚取得燕国战役胜利的威势,区区20万大军灭楚足以。
于是秦王就拜李信为大将军,让蒙武作为副将。在刚开始出征的时候,李信率领大军势如破竹,快速吃下了楚国大片领土。不过李信并没有趁着优势兵力,按既定的目标去进攻楚国的首都。李信想着是秦国的昌平君叛乱,可能是担心后背受敌,于是就掉转枪头回攻。不过也就是这个时候,耽误战机,楚国缓过来派出一支部队追着李信大军。结果李信部队大败,手下的大将都纷纷战死。
3.秦始皇如何处置李信的按照秦国律法,此等大败,回去之后绝对会被问责和追责。可奇怪的是,秦王对李信却偏爱有加。这又是为何呢?原来李信率军是从东南部开始蚕食楚国领土,但李信有一种预感,那就是如果昌平君叛乱不平息,自己将两面受敌,秦王的计划会被打乱。李信带军回去稳定战局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可惜李信刚刚率军返回没多久,楚国就派出大军进攻。导致李信部队首尾不能兼顾,这是导致本次伐楚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
而且要说责任最大并不是李信,而是秦王本身。在出征途中,外事重大,就应该缓和处理国内矛盾,结果秦王过于刺激老氏族的势力,逼着昌平君反叛。而这个时候李信能想着秦王的千秋大业,及时带着大军返回,先平叛国内再出击国外,这是一种正确的战略选择。如果李信不回,就算攻破楚国,秦王如果连王位都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秦王看问题很准,这也是秦王不追求李信失责的最主要原因。
后来秦王再次请王翦出兵楚国,给了60万大军,基本还是沿着李信的出征路线,一步步吃掉楚国的领土。这也是后人常常说的,其实王翦的胜利是建立的在李信的失败基础上的。王翦的成功,进一步说明了李信曾经的战略是无比正确的。我们都能够看到这一点,更何况是中国第一大帝秦始皇呢。不难看出,秦始皇看人、用人的眼光之准,这也是为什么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所在。一个伟大的领袖,是会早就一个伟大的帝王,更是会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