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婚姻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政治手段。我们现在看看古代的大秦帝国,分析春秋时期那些大国之间的婚姻。秦晋之好,秦楚联姻,晋楚联姻,这不仅仅是加速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同时也更是加剧了大国直接的争霸和斗争。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张仪游说楚王与秦惠文王联姻,张仪对楚王说,秦楚有世代友好,世代联姻的传统,一百七十八年前,秦哀公与楚昭王时期,楚国灭亡之际,秦国出手相救,其根本原因就是秦楚联姻联盟;秦哀公援楚时,秦楚两国已有六世联姻,此后又有十七代联姻,秦楚联姻不断。张仪这次游说成功不仅使秦楚再次联盟,也迎来了楚女芈氏,就是后来影响秦国历史的秦宣太后;通过《大秦帝国》这部影视剧,我们来了解一下春秋时期大国的政治联姻。
春秋时期,能称得上大国的有很多,正式称霸的有齐桓公、楚庄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吴王夫差;想称霸的郑庄公,独霸西戎的秦穆公,以及延续霸业的楚灵王,晋襄公,金悼公,我们来了解下这些人的政治联姻。
春秋时期大国联姻郑庄公没有很好地利用政治联姻春秋初期,郑国是很有影响力的大国,根据《左传》记载,郑庄公联姻对象有邓国邓曼,宋国之女,郑太子忽联姻对象为陈国之女;郑国虽与宋国联姻,但郑庄公却没有很好利用这层关系化敌为友,两国却是经常战争;郑国西面是周室,北面是燕国、卫国,南边是陈国、蔡国,东面是宋国,这些诸侯国都与郑国交恶,使得郑国四面为敌。郑国凭着还算强大的国力,在对外战争中经常获胜,但也耗费巨大国力,郑庄公死后,郑国便一蹶不振,即位的太子忽也没有很好地利用政治联姻,争取外援,郑国不久就衰落。
秦穆公通过联姻控制晋国计划落空穆公时期,秦国虽然是诸侯国,但在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都相对落后,被中原诸国所歧视,秦国四周又被戎狄所侵扰,在此情景下,秦穆公决定攀晋国这棵大树,而联姻是最好的方式,秦穆公与晋国联姻,不仅提高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力,也借此机会加强与中原诸国的交流。
秦国从长远打算,为了扶植秦势力,将宗室之女嫁给晋国太子圉,但太子圉逃回晋国,秦国计划落空;秦国又想通过武力,让重耳回晋国为君,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但重耳回国后,整合力量,平定内乱,稳定局势,在对外争霸战争中打败了楚国成为新的霸主,这让秦国通过扶植重耳为君而控制晋国的计划,又一次落空。秦国两次试图通过联姻控制晋国的计划落空后,其东进发展计划也破灭,不得不转而攀上楚国,与楚国联姻。
《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张仪游说楚国与秦国联姻,说秦楚有六世联姻,就是从秦穆公算起的。秦楚联姻后,巩固了秦楚联盟,对当时的争霸战争也有巨大影响,秦国可以通过楚国进行迂回东出,也可以支持楚国与晋国争霸,分散晋国力量,秦国可以集中力量对付西戎,经营自己的大后方,最后秦国向西发展,成为独霸西戎的诸侯。
齐僖公、齐桓公政治联姻齐僖公通过联姻壮大齐国实力,齐僖公是齐国在春秋初期很有作为的一个君主,他重视诸侯会盟,重视诸侯间联姻,搞好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齐国在受北方戎狄威胁时,他曾向郑国求救,郑国派兵援助;当郑国与宋国、卫国、陈国之间有矛盾和战争时,齐僖公则帮助郑国从中斡旋。
齐僖公为了感谢郑国的救助,曾想把文姜嫁给郑太子忽,虽然被太子忽拒绝,由此也可以看出齐僖公想用联姻来加强与郑国的关系;齐僖公在位期间共有两次政治联姻,齐僖公之女嫁给了鲁桓公,卫昭伯则娶了齐女。齐僖公为了与鲁国建立友好关系,不仅与之会盟,还将自己女儿嫁给鲁桓公,通过婚姻来巩固双方的关系,此外,齐僖公还通过联姻加强与卫国的关系,壮大自己的实力。
齐桓公为寻求霸业进行政治联姻,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通过政治婚姻与其他国家建立稳固而亲密的关系,有利于谋求霸业活动。齐桓公时期政治联姻主要有,齐桓公先后娶了周王室王姬,徐国徐嬴,蔡国蔡姬,卫国二女,郑国郑姬,葛国葛嬴,密国密姬,宋国华子;此外,齐桓公之女嫁给了晋国重耳和鲁僖公。
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尊崇周室,保护中原诸国免遭周边民族入侵,又通过葵丘会盟取得霸主地区,在这样背景下,周王室嫁女给齐国,有利于齐国提高自己霸主的合法性,齐国的地区也被周室所承认。
蔡姬是蔡穆候的妹妹,蔡国为了争取齐国的庇护,来抵抗楚国,主动与齐国联姻;齐国与晋国的婚姻本为世婚,当齐桓公积极从事霸业活动时,希望得到晋国的支持,当晋国公子重耳在齐国流亡时,亲桓公将宗室之女嫁给他;齐桓公嫁女给鲁国也是基于需求鲁国支持其霸业的目的。
晋国的政治联姻晋献公不拘礼节,晋献公敢于打破宗法制度的约束先与齐国进行联姻,齐国当时是春秋首霸,晋献公通过联姻与齐国建立友好关系,晋献公还联姻与秦国建立友好关系,并假虞灭虢挡住秦国东出之路,减少秦国对晋国的威胁;此外,晋献公还与戎狄进行联姻,缓和与戎狄的紧张关系,借此加强与戎狄双方的人员交流,为晋国争取一个比较稳定的周边环境。晋献公时期联姻如下:晋献公先后迎娶贾国之女,齐女,戎女二人,骊戎骊姬,并且把女儿嫁给了秦穆公。
晋文公时期联姻,晋献公时,发生骊姬之乱,晋国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先后辗转戎狄、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国,最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回晋国即位,成为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晋文公流亡期间,与所在的流亡之国缔结了婚姻关系,例如娶狄女季隗,齐桓公女儿,秦国宗室五女,周王室之女等。
晋文公由于婚姻关系,与当时的大国齐国、秦国关系融洽,在晋楚争霸时,这些国家站在了晋国一边,由此可见,政治联姻对当时政治格局的影响。
晋襄公和晋景公,晋襄公娶秦国之女,晋景公娶齐国之女,而晋景公的妹妹嫁给了潞子婴儿。晋襄公为继承晋文公霸业,秦晋联姻,齐晋联姻依然存在,晋襄公通过联姻改善与秦国关系,避免秦国和戎狄的双重威胁,可以集中兵力对付白狄;晋景公在位时,除了与秦国改善关系外,还通过联姻加强与齐国的关系,争取齐国的支持,集中力量进行晋楚争霸。
楚国的联姻楚成王时期,楚国是南方大国,虽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之国,但却积极吸收华夏文明,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随着楚国国力增长,武楚王时期,中原诸国开始畏惧楚国,到了武成王时期,则通过联姻与周边国家进行交往,楚成王分别迎娶秦国之女,郑国郑暓和卫国之女。
楚庄王时期,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在他刚即位时,楚国内部发生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西南还有蛮夷入侵,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楚庄王首先平定内乱,其次通过与郑国、越国的联姻解除外患。
楚庄王先后迎娶郑国之女和越国之女,通过与两国联姻建立友好关系,稳定南北边境,暂时使楚国避免四面受敌的局面,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请求外援;楚庄王全力对付西南蛮夷入侵,采取骄兵之计和分进合击的战术,并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联合秦国、巴国,彻底击溃庸国。
楚灵王时期,楚灵王虽是一位奢华之君,但也积极参与对外争霸活动,楚灵王娶郑国段氏,晋平公之女与郑国,晋国联姻,来成就自己的霸业,但楚灵王没有处理好与晋国、郑国的关系,激怒晋国,东边又遭受吴国的侵扰,使楚灵王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最后失去王位,何谈霸业。
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此外,春秋时期政治联姻还有吴王夫差迎娶越国西施、郑旦,这是越王勾践对吴王夫差使用的美人计,最终吴王在西施、郑旦的迷惑下, 最终吴国灭亡;越王勾践之女嫁给楚昭王,越女西施、郑旦嫁个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与吴国的联姻就是施展美人计,腐蚀吴王;而越国与楚国的联姻也是为了牵制吴国,也就是说为了亲楚抗吴而与楚国联姻,越王趁吴国伐楚之际,攻入吴国,报了一箭之仇,可以说,越国与楚国的联姻,给越国带来了丰厚的政治利益。
春秋时期政治联姻目的春秋时期政治联姻的目的很多,笔者总结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巩固国内政局,以晋国为例,晋献公时期,国内面临公族压力的威胁,外部有戎狄逼迫,晋献公首先与戎狄联姻解决外部压力,然后再集中精力解决内部压力。
其次,建立军事同盟关系,春秋时期,晋楚争霸,两国为了打击对方,都采取政治联姻为手段,结交盟国,晋国通过联姻拉拢到了齐国和秦国,最终在晋楚争霸的关键战役中,在齐国、秦国的支持下,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二霸主。
再次,缓解两国关系和获得他国支持,郑国在春秋初期实力较强,与宋国、陈国、卫国等关系紧张,这些都是郑国周边国家,使郑国处于孤立状态,后来郑国通过联姻与陈国改善关系;在晋楚争霸相持阶段,中原小国同时尊奉晋楚两国为霸主,谁也无法打败谁,后来晋楚通过联姻关系改善了关系。
此外,政治联姻还有利于寻求政治上的扶植,例如,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时,与流亡之国进行联姻,无论对于流亡者而言,还是对流亡国来说,其背后都有特殊的政治意图,流亡者一旦回国成君主,就会给流亡国政治、经济回报;而对于流亡者来说,不仅是逃难,更是为了寻求帮助,重耳逃到齐国,齐桓公将宗室之女嫁给他,逃到秦国时,秦穆公不仅将宗室之女嫁给他,更是派兵护送他回国,对重耳政治上的帮助。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对天下控制力减弱,而一些实力较强的诸侯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与周室共享王权,诸侯霸主通过各种方式内强经济,外显霸权,其中联姻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那么,春秋时期霸主政治联姻对历史有哪些影响呢?
讨论笔者认为,首先联姻促进华夏各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春秋时期,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相比,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上都居于领先地位,在语言、生活习俗以及经济状况上的差异,使得中原诸国对周边少数民族存在傲慢的偏见;当随着周边少数民族发展壮大时,与中原各国不断发生碰撞,既有军事战争的冲突,也有盟会,联姻等和平的方式,其中政治联姻成为双方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方式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春秋时期,按照政治地理格局可划分三个地带,分别是中原地带,周边地带和弧形中间地带,其中晋国、楚国、秦国、齐国既是强国,又处于弧形中间地带,他们与中原地带接壤,也与戎狄蛮夷相互接壤,春秋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姻,基本上都是弧形地带的四大国。其中,
首先打破“华戎不婚”的君主是晋献公,晋国长期处于戎狄的包围之中,夷夏之防的观念最先受到冲击,晋国贵族和国君不再受“华戎不婚”的老规矩拘束。
华夏与周边民族的通婚,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婚姻观念,加强中原诸国与周边戎狄蛮夷的经济文化交往,实现了民族之间的血缘融合,例如晋文公本身就是戎狄与华夏的混血儿,他自己又娶狄女,晋文公以后及晋国贵族,世家大族都与戎狄联姻不断,这不仅缓和周边紧张的民族关系,也促进中原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相互交流、联系、学习,更促进了这些少数民族对华夏的认同感。
联姻减少战争冲突,春秋时期中原诸国之间为兼并土地,为争霸经常发生战争,而周边少数民族经常趁机对中原诸国进行侵扰和掠夺,交战双方都两面受敌,感到力不从心时,就采取办法避免冲突,减少军事战争;这些方法有会盟活动和联姻活动,以及后来的“弭兵之会”,其中联姻活动是被经常用到的友好交往方式之一。
例如,春秋初期,陈国郑国交恶,为了平息战争,陈国主动嫁女给郑国太子忽;鲁国为了改善与齐国关系,鲁宣公娶齐女穆姜;秦献公娶晋献公之女,被后人称“秦晋之好”等等,这些政治联姻在一定程度上都改善了两国关系,起到减少战争的作用。
政治联姻中最常见的礼仪活动就是“亲迎”、“纳币”,但无论是亲迎还是纳币,缔婚之国都要派人到另一国去完成这种仪式,这无形之中加强了两国人员的交往,促进文化交流;“亲迎”和“纳币”是一种隐蔽的赔款,纳贡的形式,既保全了弱国的颜面,也让强国得到了实际利益,两国联姻之后,在一定时期内往往会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这是对两国都是有利的。
笔者感慨笔者认为,政治联姻加剧了大国争霸斗争,春秋时期,政治联姻不仅能维持和平,减少战争,更加剧了大国争霸斗争;例如,亲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国力大增,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启春秋争霸,此后,大国争霸此起彼伏,晋文公也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随后,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也通过使用武力臣服小国而成为霸主。
这些大国称霸,主要依靠军事实力,也通过会盟这种方式博取小国臣服,但政治联姻也在大国争霸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国争霸中,往往需要通过联姻方式争取外援,例如春秋首霸齐桓公率领齐国攻打楚国时,蔡国、鲁国、宋国、卫国、郑国都曾出兵帮助,这些诸侯国都与齐国联姻。
晋楚城濮之战时,秦国与齐国都与晋国联姻,都参与了晋国联军阵营,最后两国虽然没直接出兵,但在外交上给予了晋国支持,并在战略上鼓励楚国。大国争霸,联姻国都积极参与进来,无论是对外征战,还是会盟活动,他们都给予联姻国的支持,既扩大霸主之国的影响力,又巩固了霸主之国的地位。
此外,政治联姻还为大国争霸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例如晋国处于戎狄包围之中,时常受到骚扰,晋国通过几次与戎狄联姻,以缓和与戎狄的紧张关系,从而稳定晋国的大后方,使晋国有机会集中力量进行中原争霸。楚国则通过与郑国、越国进行联姻,稳定北方和东方,同时与秦国结盟,迅速平定内乱,征服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稳定周边环境后,才全力北上,最后夺取霸权。
政治联姻活动,不仅加强霸主国与联姻国之间的联系,而且对霸主国在争霸的过程中,联姻国往往战争霸主国一边,让霸主国如虎添翼,这时候,两国争霸就有可能演变为两大集团争霸,使得战争规模空前扩大,影响力也扩大,总之,政治联姻为大国争霸注入了空前的动力。
春秋时期大国之间的政治婚姻是怎样的?
上一篇:胤祺也很有实力,为何不参与夺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