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英荟萃,群雄逐鹿,蜀、吴两国的人才构架和曹魏相比略有不同,那么三国军师能力应该如何排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十位:陈宫
陈宫,字文台,吕布帐下的首席谋主,刚正不阿,才略俱佳。他早年效力曹操时,曾为夺取兖州出谋划策,为之后曹魏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但是,只因他看不惯曹操弑杀的本性,毅然投到了吕布帐下,期间不仅辅佐吕布夺取徐州、兖州,还曾一度把曹操打得抬不起头来。只可惜选错了主公,吕布很多时候自以为是,言不听计不从,最终俯首被诛,陈宫也因此受累,落得惨死的下场。
第九位:沮授
沮授,袁绍集团的第一谋士,为人刚直,韬略渊深。他和陈宫的经历有些相似之处,都是没有选对主公,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他早年效力韩馥时,提出的许多良策都不被采纳,加入冀州集团的初期还行,运筹帷幄帮助袁绍夺取了青、幽、并三州。但袁绍眼见实力壮大,对沮授提出的良策,也开始充耳不闻,例如迎接汉献帝,官渡之战时建议步步为营、缓慢推进等,这些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都没被采纳,十分可惜。
第八位:法正
法正,字孝直,在蜀汉集团以善谋奇策闻名,但就人品而言,属实不敢恭维。他在刘璋帐下因得不到重用而怀恨在心,遂背主求荣,勾结刘备引军入川,从此成了蜀汉的有功之臣。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法正倒也确实有些才略。
汉中不仅是益州的门户,也是曹魏巩固关中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军事地理的角度看,在汉末三国时期,谁占有汉中,谁就掌握了在西部军事上的主动权。法正说服刘备,集全国之力夺取汉中的战略,无疑是非常英明的决策。汉中之战时,他又随军献计定策,摇旗指路斩杀夏侯渊,不仅成功夺取汉中,还成就了老将黄忠的威名。
第七位:庞统
庞统,字士元,蜀汉集团中唯一能和诸葛亮并驾齐驱的战略、战术高手,才量高雅,胸有奇策,志向远大,但却是生不逢时。他早年在东吴时仕途不顺,一直默默无闻,不仅孙权不识英才,就连以三国精英著称的周瑜,也对他视若无睹。直到投奔了刘备,庞统才脱颖而出,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跟诸葛亮平起平坐。
刘备率部西进时,庞统随军谋划,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葭萌关之战,庞统为刘备谋划了三条计策,任君自选。最后刘备选择了中策,斩杀益州名将杨怀、高沛,一路势如破竹,直达成都。不过,庞统也实在是有些倒霉,在建立功勋的道路上刚刚起步,就在雒城之战中被一支弹射的无名箭给射死了,年仅三十六岁。
第六位:郭嘉
郭嘉,字奉孝,曹魏集团早期最活跃、人气最高的谋士,不仅被曹操视为己出,也是在世人口中争议最大的三国精英。他才华横溢、思维敏捷,眼光独到、做事果决,尤其善于发现和把握敌人的心理,所用计谋皆以险、奇著称,说白了玩得就是心跳和意料之外,但却能预测无误、每击必中,不得不说,真的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奇才。
他在生活上又不拘小节、放荡不羁,这一点似乎很对曹操的胃口。所以,曹操早期征战时,总是带着郭嘉随行谋策,并在徐州、官渡、北征乌桓等战役中,出尽了风头。不过,非常可惜,郭嘉天命不佳,年仅三十八岁英年早逝。
第五位:陆逊
陆逊,字伯言,东吴集团里玩战术的高手。从表面上看,他貌似一个人畜无害、腼腆木讷的文弱书生,其实却是个扮猪吃老虎的狠角色,只不过一向行事低调,不显山漏水而已。他早年在平定会稽、丹阳、鄱阳等地的山越叛乱时战绩斐然,但却不独据战功,所以一直名声不响。
公元219年的荆州之战,关羽就是吃了陆逊的大亏。众人都以为是吕蒙手段高明,耍了一手白衣渡江,夺荆州、斩关羽,立下了盖世奇功。但细读史料就会发现,陆逊才是在此战中,决策谋划、运筹帷幄的幕后推手,只不过隐藏的好,没有被太多人发现。
公元221年的夷陵之战,陆逊率部打的刘备几乎全军覆没,使本就兵少将寡的蜀汉雪上加霜,一直到灭国都没翻过身来。而陆逊本人也凭着这场战绩,实现了人生三级跳,不仅成了东吴第四代领军统帅,而且在石亭之战后,成了三国时期仅有的三位上大将军之一。
第四位:鲁肃
鲁肃,字子敬,东吴集团最杰出的战略家。他在《榻上对》中提出的:“立足江东,北拒曹魏,守长江天险,后图中原”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思虑深远,奠定了东吴五十八年国运,相对于蜀汉和曹魏,成了最后的赢家。
外借荆州,建立孙刘联盟,这是鲁肃根据当时的局势,做出的战略调整。扶植一个力量稍强的盟友,使强敌无法集中攻势,消息传到曹操耳朵里,惊得手里的笔都掉了。这种“两弱抗一强”的战略,最终也成了贯穿,并影响三国格局的大战略。
周瑜死后,鲁肃成了东吴集团的第二代领军统帅。他治军严整、令出必行,常年驻守在势力交错的魏蜀吴三方交界地带,为边境维稳做出了突出贡献。只可惜,他永远定格在四十六岁,没有了继续施展才华的空间,这也是东吴集团的巨大损失。
第三位: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蜀汉集团的股肱之臣,文能治国安邦,武能统兵挂帅,倾其一生为了复兴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全能模范标兵。他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取荆益,据关中,图中原”的战略构思,是秦、汉两代雄主们已经实现了的战略步骤,事实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只可惜,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最终没能实现。
诸葛亮被世人诟病最多的地方是五次北伐失败,但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确实存在着许多无法逆转的客观因素,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他在南中之战中的表现就非常夺目,蜀军在恶劣的环境中、复杂的地形下,追着叛军跑了大半个缅甸,最终平定了叛乱。另外,他在汉中屯田演武期间,在战阵、器械、兵法等军事改革上取得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总的来说,诸葛亮的一生,其实很无奈。
第二位: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曹魏集团耍阴谋的高级玩家,早期被曹操压制,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直到魏明帝曹叡时期,才凭着老练狠辣的权谋脱颖而出。他聪颖博学、睿智练达,善于隐忍、好谋奇策,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表现出了超高的博弈手段,堪称汉末三国时期,唯一能和曹操比肩的奸雄。
在政治上,他阳奉阴谋、伺机而动,自魏文帝时期以来,官爵一路飙升,并利用西抗蜀汉的机会,铲除曹魏宿将,暗中培植势力,将关中地区营建成司马家族的大后方。直到高平陵事件后,拿下了曹魏集团的军政大权。
在军事上,他率部平定新城之乱,斩获守将孟达;两次进驻关中,抵御蜀军北伐,最终折腾的诸葛亮油尽灯枯;随后,司马懿又率部远征辽东,安抚北境,并在征战中提拔了大量心腹,为司马家族代魏建晋,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一位:贾诩
贾诩,字文和,曹魏集团的首席谋主,深谋远虑、老重持成,不仅善于洞察、辨析他人的心理活动,还能准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大势,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说白了就是既有超前意识,又有临机决断的应变能力。他早年依附凉州军阀董卓,是对阵关东联军及围攻长安的主要谋士,投奔张绣后还曾在宛城让曹操吃尽了苦头。
贾诩归降曹操之后,一心一意的为曹军出谋划策,虽然大部分都是留守后方,负责供应前军粮草军械,但是在官渡和渭南这样的大战役中,依然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并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曹操一生猜忌无常,能够放心的把大本营交给贾诩,而且高居谋主地位,与其说是曹操慧眼识珠,倒不如说是贾诩主动让曹操放下了戒备。深沉大智,鬼谋之才,绝对当之无愧。
小结:
这两国的领军人物一般都是身兼多职,即是将军统帅,又是谋士军师。正因为这样,也更体现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根据以上十人在一定时期的影响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了这样的排名顺序。也体现出为何诸葛亮没有排进前三的原因,因为他的前面还有更胜一筹的司马懿和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