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时期的宗室将领,大家能想到的似乎只有曹魏的宗室人物,例如夏侯淳、夏侯渊、曹仁等,他们担任统兵大将,且对政权起到过帮助。至于其他两家,刘备属于白手起家,与他情同兄弟的将领们可以看作他的宗室力量。而东吴是较为奇怪的,统治者的家族人丁兴旺,但宗族力量的存在感始终很薄弱。
东吴政权似乎一开始就没打算凭借宗族巩固政权,而是靠私兵制和本地大族的联合。那么东吴真的没有值得一提的宗族将领吗?其实还是有的,下面要介绍的孙韶就是其中之一。
孙韶,字公礼,他的伯父孙河是孙坚的族子,年少时便跟着孙坚四处征战。根据《吴书》记载,孙河本姓孙,因为种种原因,被过继给了俞氏,改名俞河。后来因为孙策很喜欢孙韶,便赐姓孙,将他列入孙氏家族之中,俞河也重新叫回孙河。
建安九年(204年),孙河被叛将杀害,这一年孙韶十七岁。孙河去世时他的儿子孙恒尚年幼,按照东吴的兵制,由侄子孙韶接管他的部众。孙韶被孙权分至原本孙河屯兵的京城县,他到任后下令修缮治理,修置楼橹,修理军械,以此防备敌人。孙权听说丹阳郡发生叛乱,他回师时途径丹阳,处理完叛乱后,率军返回吴郡。夜里在京城县扎营,为试探城防如何,孙权命令军队进攻,城内守兵听到动静后迅速行动起来,传递军令防守警戒。孙权派人告知实情,守兵们才停止射箭。次日,孙权见到孙韶后,很是器重,封他为承烈校尉,享受曲阿和丹徒两个县的税收,并且在当地可以自己任命官员。不久后,孙韶前人广陵太守、偏将军。
黄初元年(220年),孙权受封吴王,孙韶被任命为扬威将军,封爵建德候。黄武四年(225年),面对魏文帝曹丕的亲征,孙韶派遣将领高寿等人率领五百死士,从小路夜袭曹丕的军队,吓得曹丕连连命令军队撤退,高寿等人还缴获了曹丕御用马车的车盖。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孙韶被调任北部边境担任镇北将军以防御魏国。
就这样,孙韶在边境为将几十年,他善于养待士卒,兵士们也都甘愿为其赴汤蹈火。在边防工作中,孙韶将边防警备和敌后侦查作为核心,常常派人深入敌后侦察狄青,预先掌握敌军动向且作好相应准备,因此他很少打败仗。青州、徐州等地多有百姓前来归附吴国,淮南的敌军也经常对孙韶“敬而远之”。甚至曹魏在江淮一带有一段时间没有驻守兵力,免得顾此失彼鞭长莫及。
孙权占领荆州后,长期居住武昌,孙韶与他有十多年未见。孙权迁都建业后,孙韶才得以觐见。孙权询问青州、徐州的驻军要地,各地相隔得远近,驻军人马的多少,魏国将帅的姓名等,孙韶对这一切都了如指掌,有问必答。孙韶身高八尺,仪容英俊、风度文雅。孙权高兴地说:“我很久没有见到公礼,不料他的进步竟然这样显著!”于是加任孙韶兼任幽州牧,授予符节。
赤乌四年(241年),孙韶去世,其子孙越继承爵位,官至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