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长安三万里》热播,该片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整个长安因战争而陷入混乱,身处局势之中的高适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过往。
一场关于李白的回忆,撑起了中国影史上时长最长的动画电影。
而这部影片也突破15亿元,成为暑期档黑马,影厅一度成为大型“背诗现场”。
央视新闻更是专门发表题为《李白,还得是李白》的文章,肉眼可见对李白的喜爱之情,引起一大批网友纷纷留言。
唐代诗人千千万,为何李白独占鳌头?
天生我材必有用,跻身顶流当仁不让
盛唐时期,诗歌达到了极盛的繁荣,无数诗人涌现出来。
在众多诗人中,李白绝对属于年少成名。
五岁,开始读书,《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十岁诵百家。”
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在年少时期就展现过人的才华。
如这首《初月》,创作于唐开元三年(715),彼时的李白刚刚15岁。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去园子里赏景,听着音乐吹着风,就有感而发写出了一首诗,不可不谓才华惊人。
尤其全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迷离幽静的境界,语言清新,意境清幽,可谓文笔出众。
公元720年,年仅20岁的李白来到了成都。
入城的目的就是拜谒当时的益州刺史苏颋(tǐng),希望凭借自己的诗文获得赏识。
苏颋看了李白呈上的《明堂赋》《大猎赋》等作品后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
换句话说,李白假以时日,可以与号称“赋圣”“辞宗”的汉朝文学家司马相如比肩。
尽管苏颋最终并没有推荐李白走上仕途,但从他对李白的评价中,不难看出李白之才在年少时期就已经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之后,李白继续通过干谒各地游历,为自己谋求出路。
这一路上,虽然仕途之路未见起色,李白的才气却传遍大江南北,从小有名气到越来越受人瞩目,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贺知章初见李白,便深深地为李白的才华所倾倒。
李白把刚写的《蜀道难》拿给贺知章指点,贺知章越看越震惊,“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尚未读完便感叹李白非凡人,乃天上下凡的“谪仙”。
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同样对李白的才华深为欣赏。
贺知章与玉真公主两人向唐玄宗极力推荐李白,这一推荐使李白更是得到了官方加持,一下跻身顶流。
更让他名声大噪的是,不久之后,李白受到当朝皇帝召见。
高力士为他脱靴,杨贵妃为他磨墨,不负众望,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平调》。
从此,李白凭借他的才华名扬天下,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
知交好友遍天下,打造史上最强朋友圈
李白之所以受人喜欢,除了才华,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他为人豁达,至交遍天下,拥有史上最强朋友圈。
皇帝、朝廷重臣、社会名流、诗人、书画家……随便拿出一个都如雷贯耳!
凭借高格调超人气朋友圈,李白轻松获得超人气影响力。
而对这些朋友,李白也是掏心掏肺,从不斤斤计较。
头号迷弟汪伦,邀请李白做客,怕李白不来,于是骗他:“先生,您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吗?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
喝酒和游玩,是李白的最爱。
于是李白一听,欣然应允。
待见到汪伦,他才笑着说:“‘十里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但方圆十里没有一朵桃花;‘万家’是我们这儿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毫不计较汪伦的欺骗,连连大笑 “佩服”,并写下一首《赠汪伦》,才有了后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句。
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李白至交满天下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不在意小节,不在乎形式,有股豁达豪迈之气,正是这样的豁达让他收获了一众好友。
王昌龄作为李白的好友,尽管比他大11岁,但同样是干谒不成,多方游走以求进仕。相似的人生经历,让两人一见如故,并在此后对彼此念念不忘。
后来王昌龄被贬,尽管因为信息不通,等李白得到消息的时候,王昌龄早已在奔赴被贬地的路上。
远在一方的李白,还是立马写了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给好友予以安慰: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朋友仕途不顺接连被贬,一般人赶忙回避尚且不及,李白却上赶着去安慰朋友。
李白也用自己豁达的态度感染和鼓舞着身边的友人:世俗间的困境并不可怕,潇洒豁达才能更好地度过困境。
李白的朋友圈,不光有着名人的光环,更重要的是,李白用他的人格魅力换来了这些人的倾心相交。
在他们心中,李白的地位是超越其他普通朋友的存在,他的朋友,是可以为彼此肝脑涂地的那种。
所以,李白的地位在这些友人心中无可撼动,进而打造出史上最强朋友圈。
诗作千余首,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言绝句,王昌龄等擅于七言绝句,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唯有李白一人。
他一生写了一千五百首诗句,有人说,没有了李白,《唐诗三百首》都薄了不少。
然而,他的诗歌是一种艺术,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表达。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豁达豪放的情调,让人为之振奋。
李白对我们的影响,除了那一千多首的唐诗,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滋养。
因为李白,我们更多人学会了如何面对人生。
李白的一生,起起落落,他的心态却从未受过影响。即使自荐被拒,也照样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样雄心勃勃的诗句。
知乎上有人问,杜甫比李白还要小十一岁,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老杜,而李白却没有被称为老李呢?
有人回答,因为杜甫忧国忧民,从未“年轻”过。
而李白,豁达豪迈,心态上从未“老去”。
曾经在长安城名扬天下的李白,见到唐玄宗之后供奉翰林,本以为能大展抱负,却发现皇帝对自己的定位不过是写诗文以娱乐的“摆设”。
心情郁闷的李白,开始整日喝酒,却在此时,皇帝听信谗言,赐金放还,将李白变相撵出了长安。
从当初的皇权中心,到被迫远离长安,如此的落差,亲朋好友都担心李白想不开,设下盛宴为他践行。
哪知李白放声大笑,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
山的豁达在于它的奇峰罗列,水的豁达在于它的九曲回肠,而人的豁达最重要的在于内心深处。
豁达的人,即便备受打击,也一笑而过,重拾信心,不弃不馁,从头再来。
多少人,在失意时,会情不自禁大喊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正是乐观豁达的精神,让我们保持昂扬斗志,走向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李白的乐观与豁达,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也是我们人人心中向往的一种精神。
李白撑起了大唐诗歌的盛世繁华,也是经济繁荣的盛唐成就了豪放不羁的李白。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对后世文学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李白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在宫廷中供职,也曾被贬谪到夜郎,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自由,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对生命和自由的追求,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同时代的人喜欢李白,因为他的豁达让他们愿意倾心相交;后代人喜欢李白,因为他的豁达让我们面对艰难险阻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读懂了李白,你就学会了豁达。
读懂了李白,是处事中到山穷水尽处,仍能窥见柳暗花明;是朋友间误会解除,仍能相谈甚欢;是内心中百转千折后,仍能重新奋起。
点个在看,希望你也能持豁达的态度前行,走出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一场关于李白的回忆,撑起了中国影史上时长最长的动画电影。
而这部影片也突破15亿元,成为暑期档黑马,影厅一度成为大型“背诗现场”。
央视新闻更是专门发表题为《李白,还得是李白》的文章,肉眼可见对李白的喜爱之情,引起一大批网友纷纷留言。
唐代诗人千千万,为何李白独占鳌头?
天生我材必有用,跻身顶流当仁不让
盛唐时期,诗歌达到了极盛的繁荣,无数诗人涌现出来。
在众多诗人中,李白绝对属于年少成名。
五岁,开始读书,《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十岁诵百家。”
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在年少时期就展现过人的才华。
如这首《初月》,创作于唐开元三年(715),彼时的李白刚刚15岁。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去园子里赏景,听着音乐吹着风,就有感而发写出了一首诗,不可不谓才华惊人。
尤其全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迷离幽静的境界,语言清新,意境清幽,可谓文笔出众。
公元720年,年仅20岁的李白来到了成都。
入城的目的就是拜谒当时的益州刺史苏颋(tǐng),希望凭借自己的诗文获得赏识。
苏颋看了李白呈上的《明堂赋》《大猎赋》等作品后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
换句话说,李白假以时日,可以与号称“赋圣”“辞宗”的汉朝文学家司马相如比肩。
尽管苏颋最终并没有推荐李白走上仕途,但从他对李白的评价中,不难看出李白之才在年少时期就已经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之后,李白继续通过干谒各地游历,为自己谋求出路。
这一路上,虽然仕途之路未见起色,李白的才气却传遍大江南北,从小有名气到越来越受人瞩目,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贺知章初见李白,便深深地为李白的才华所倾倒。
李白把刚写的《蜀道难》拿给贺知章指点,贺知章越看越震惊,“读未竟,称赏者数四”,尚未读完便感叹李白非凡人,乃天上下凡的“谪仙”。
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同样对李白的才华深为欣赏。
贺知章与玉真公主两人向唐玄宗极力推荐李白,这一推荐使李白更是得到了官方加持,一下跻身顶流。
更让他名声大噪的是,不久之后,李白受到当朝皇帝召见。
高力士为他脱靴,杨贵妃为他磨墨,不负众望,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平调》。
从此,李白凭借他的才华名扬天下,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
知交好友遍天下,打造史上最强朋友圈
李白之所以受人喜欢,除了才华,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他为人豁达,至交遍天下,拥有史上最强朋友圈。
皇帝、朝廷重臣、社会名流、诗人、书画家……随便拿出一个都如雷贯耳!
凭借高格调超人气朋友圈,李白轻松获得超人气影响力。
而对这些朋友,李白也是掏心掏肺,从不斤斤计较。
头号迷弟汪伦,邀请李白做客,怕李白不来,于是骗他:“先生,您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吗?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
喝酒和游玩,是李白的最爱。
于是李白一听,欣然应允。
待见到汪伦,他才笑着说:“‘十里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但方圆十里没有一朵桃花;‘万家’是我们这儿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毫不计较汪伦的欺骗,连连大笑 “佩服”,并写下一首《赠汪伦》,才有了后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句。
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李白至交满天下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不在意小节,不在乎形式,有股豁达豪迈之气,正是这样的豁达让他收获了一众好友。
王昌龄作为李白的好友,尽管比他大11岁,但同样是干谒不成,多方游走以求进仕。相似的人生经历,让两人一见如故,并在此后对彼此念念不忘。
后来王昌龄被贬,尽管因为信息不通,等李白得到消息的时候,王昌龄早已在奔赴被贬地的路上。
远在一方的李白,还是立马写了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给好友予以安慰: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朋友仕途不顺接连被贬,一般人赶忙回避尚且不及,李白却上赶着去安慰朋友。
李白也用自己豁达的态度感染和鼓舞着身边的友人:世俗间的困境并不可怕,潇洒豁达才能更好地度过困境。
李白的朋友圈,不光有着名人的光环,更重要的是,李白用他的人格魅力换来了这些人的倾心相交。
在他们心中,李白的地位是超越其他普通朋友的存在,他的朋友,是可以为彼此肝脑涂地的那种。
所以,李白的地位在这些友人心中无可撼动,进而打造出史上最强朋友圈。
诗作千余首,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言绝句,王昌龄等擅于七言绝句,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唯有李白一人。
他一生写了一千五百首诗句,有人说,没有了李白,《唐诗三百首》都薄了不少。
然而,他的诗歌是一种艺术,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表达。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豁达豪放的情调,让人为之振奋。
李白对我们的影响,除了那一千多首的唐诗,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滋养。
因为李白,我们更多人学会了如何面对人生。
李白的一生,起起落落,他的心态却从未受过影响。即使自荐被拒,也照样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样雄心勃勃的诗句。
知乎上有人问,杜甫比李白还要小十一岁,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老杜,而李白却没有被称为老李呢?
有人回答,因为杜甫忧国忧民,从未“年轻”过。
而李白,豁达豪迈,心态上从未“老去”。
曾经在长安城名扬天下的李白,见到唐玄宗之后供奉翰林,本以为能大展抱负,却发现皇帝对自己的定位不过是写诗文以娱乐的“摆设”。
心情郁闷的李白,开始整日喝酒,却在此时,皇帝听信谗言,赐金放还,将李白变相撵出了长安。
从当初的皇权中心,到被迫远离长安,如此的落差,亲朋好友都担心李白想不开,设下盛宴为他践行。
哪知李白放声大笑,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
山的豁达在于它的奇峰罗列,水的豁达在于它的九曲回肠,而人的豁达最重要的在于内心深处。
豁达的人,即便备受打击,也一笑而过,重拾信心,不弃不馁,从头再来。
多少人,在失意时,会情不自禁大喊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正是乐观豁达的精神,让我们保持昂扬斗志,走向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李白的乐观与豁达,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也是我们人人心中向往的一种精神。
李白撑起了大唐诗歌的盛世繁华,也是经济繁荣的盛唐成就了豪放不羁的李白。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对后世文学和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李白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在宫廷中供职,也曾被贬谪到夜郎,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自由,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对生命和自由的追求,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同时代的人喜欢李白,因为他的豁达让他们愿意倾心相交;后代人喜欢李白,因为他的豁达让我们面对艰难险阻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读懂了李白,你就学会了豁达。
读懂了李白,是处事中到山穷水尽处,仍能窥见柳暗花明;是朋友间误会解除,仍能相谈甚欢;是内心中百转千折后,仍能重新奋起。
点个在看,希望你也能持豁达的态度前行,走出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唐代诗人千千万,为何李白独占C位?
前段时间,《长安三万里》热播,该片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整个长安因战争而陷入混乱,身处局势之中的高适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过往。
一场关于李白的回忆,撑起了中国影史上时。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唐代诗人千千万,为何李白独占C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唐代诗人千千万,为何李白独占C位?文档下载网址链接:
一场关于李白的回忆,撑起了中国影史上时。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唐代诗人千千万,为何李白独占C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唐代诗人千千万,为何李白独占C位?文档下载网址链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