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受到苹果和高通高性能 Arm 处理器威胁,英特尔需要在 X86 上继续打磨,能效、核心体积、集成度,发热等方面都需抓紧进化。

日前,英特尔向媒体公开介绍了 Lunar Lake MX 架构,引起了全球媒体和玩家的关注。

这个架构具有智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等先进特性,产品功耗维持在8W-30W之间,是还未发布的“流星湖”和“箭湖”系列处理器的继承者,换言之它是第二代酷睿 Ultra U 系列处理器架构。

这个架构的产品会集成内存,有16GB/32GB容量。是的,之前看到的那个官方图确认不是第一代酷睿Ultra 的核心(即将在12月14日登场的酷睿Ultra),集成内存这事儿还需要再等等。

在集成了内存后,相关平台(笔记本等)可以极大减少内存占用PCB空间,这意味着第二代 Ultra 的笔记本会更加紧凑。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无法再自由扩展升级内存,维修起来也会麻烦。

此外,也会集成核显,I/O模块,以及NPU,封装尺寸为 27 mm x 27.5 mm,作为对比:
现有 Alder Lake-UP4 封装尺寸为 19 mm x 28.5 mm;
即将登场的 Meteor Lake-UP4 封装尺寸为 19 mm x 23 mm;

也就是说, Lunar Lake-MX 在集成了内存和更多模块后,个头会变大许多,呈正方形。

内存规格上,集成的是 LPDDR5X 类型内存,有16GB/32GB两种容量,是双通道的,频率高达8533MHz。这个频率比目前许多台式机的顶级内存还要高,不过考虑到该架构是2年(猜测)以后的事,所以大家也不必惊讶,或许到时候台式机出厂都提供11000MHz了。值得一提的是,它有一个超级缓存机制,大概留有8 MB 作为超级缓存,可以大幅提升内存I/O性能。

至于工艺,会用上英特尔 18A ,晶体管密度和功率/热特性表现可等效台积电 2 纳米。

核显部分,将集成代号为“战斗法师”的Xe 2 全新架构GPU,酷睿Ultra 7 系列有8个Xe 核心单元,有i64个矢量引擎,支持 Systolic AI / Super Scaling 技术,并支持实时光线追踪。此外,Lunar Lake-MX 的 GPU 将支持 DisplayPort 1.4、HDMI 2.1、eDP1.4 和 1.5 接口,并提供硬件 VVC / H.266 视频解码支持。

另外,它还集成下一代 NPU,具有更好的 AI 表现,具体没说。

平台和扩展支持上,Lunar Lake MX 系列还将支持 PCIe Gen5x4 和 Gen4x4 接口,带有雷电 4 和最多三个 USB4 接口,并通过基于 CNVio3 接口的 BE201 网卡集成了 WiFi-7 和蓝牙 5.4 支持。

具体到核心组合上,依旧是混合架构,采用代号为“Lion Cove”的P性能核心,和代号为“Skymont”的E能效核心,其中“Gracemont”将马上出现在流星湖和箭湖中。

至于具体型号,大概如下,仅供参考:
酷睿Ultra 7 32GB:4P + 4E + 8 Xe2-LPG
酷睿Ultra 7 16GB:4P + 4E + 8 Xe2-LPG
酷睿Ultra 5 32GB:4P + 4E + 7 Xe2-LPG
酷睿Ultra 5 16GB:4P + 4E + 7 Xe2-LPG

最后聊聊TDP,虽然最低是8W,但大多维持在17-30W之间,8W的版本可以无风扇被动运行,其他版本仍需要主动散热。

至于发布时间,刚刚我们在文中简单提了下, Lunar Lake MX 应该会在2025年内发布,今年到明年Q3季度会是“流星湖”(第一代酷睿Ultra),然后明年至后年是“箭湖”(第一代酷睿Ultra 改款)。所以,路还很长,先看看罢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