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人物 >

杜甫——曾经的望岳少年,为何最后穷困潦倒?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这句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形象的展示了杜甫晚年穷困潦倒,导致只能与家人住在因为漏雨而潮湿阴冷的茅草屋中穷苦生活。       在杜甫后期的许多诗词中,这位唐朝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似乎生活一直都较为困难。       但是正如人称“诗仙”狂放不羁的李白,与李白合称为“李杜”的“诗圣”杜甫也同样有过一段豪气冲天的时光。       曾经的杜甫,也是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的望岳少年,为何到了最后却落得个穷困潦倒呢?       望岳少年       青年时期的杜甫写过一首名为《望岳》的诗歌,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了千古绝唱,时至今日后人们吟诵这首诗歌之时,一股傲视一切、勇于攀登的雄心壮志仍然会萦绕在心头。       能够写出这样散发着冲天豪气的诗歌的作者,自然也会是个充满激情与浪漫的人。       而当时的杜甫,正是这样一位风华羡尽俗人眼的天纵少年。       杜甫的祖父,是人称“文章四友”中的杜审言,他也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十分的富有才华。       杜甫在祖父杜审言的影响之下,自幼便十分好学,有诗赞扬杜甫“七龄思既壮,开口咏凤凰”。       同时因为当时的杜家家庭环境优越,生活富足安定,杜甫在学习上的生活也有保障,因此在少年时期时常有各种各样受到不同艺术文化熏陶的机会。       诸如五岁之时观赏舞蹈大家的剑舞、在各位名家的家中欣赏诗歌,以及画圣吴道子的名画、书法大家的名作等,这些都为杜甫早期的文化培养做了足够的积累。       杜甫曾经因为在洛阳的进士考试中落榜,便半是散心、半是省亲,前往兖州探望正在做司马的父亲。       也正是因为当时杜甫的父亲在兖州有所任职,杜甫在兖州过的可谓是“倚竹畅饮好云烟”的快意生活,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杜甫留下了几首现存最早的诗。       而《望岳》就是当时杜甫攀登游历泰山时留下的千古佳作,最后一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流露出了杜甫青年时健豪饮重彩浓墨的不平凡抱负。       在杜甫的三十五岁之前,那时正当开元盛世,而杜家经济条件较为殷实,杜甫一直过的都是快意的生活。       二十岁之前的杜甫学习知识,饱读诗书;二十岁起,杜甫主动结束了书斋生活,将目光投向了全国的美丽风景,开始了十数年的游历生活。       后人将这段时期称为杜甫的“壮游”时期,也正是在这十数年中,杜甫接触了许多丰富的文化与秀丽的河山,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富有才华的好友,令杜甫的心胸与视野都得到了扩大。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杜甫的快意生活就迎来了结束,走向了郁郁不得志的生活。       由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若是说青年时期的杜甫作品之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浓的浪漫主义的话,那么他的三十五岁就是一个分界点,杜甫开始从浪漫主义走向了现实主义。       公元747年,也就是杜甫三十五岁之时,唐玄宗昭告天下,“通一艺者”皆可前往长安参加考试。       那时的杜甫已经结束了自己的“壮游”生活,正是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番以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的时候,听到唐玄宗昭告的杜甫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因此便马不停蹄的赶往长安参加考试。       然而令杜甫意想不到,事实上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时奸臣当道,权相李林甫竟然出于嫉妒自编自导了一部“野无遗贤”的丑剧,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失望过后的杜甫并没有灰心,反而更因为看清朝廷之中暗藏的腐败而坚定了自己的决心,选择了留在长安寻找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可谁知,这一留,就是十年。       这十年当中,杜甫为了自己的理想四处奔走,寻找旧友或者杜家的关系,想要通过权贵来帮助自己获得官职进入仕途,可是却都失败了。       而杜甫本人也是在长安过的饥寒交迫的艰苦生活,长期的穷苦与郁郁不得志也让他想过放弃,想要退隐,可是每当杜甫看见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们,他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这段时间内,杜甫逐渐看清了现实,而常年与底层百姓的接触,也让他的理想从曾经渴望济世杨名,转变为忧国忧民。       十年的长安困守,杜甫确定了自己往后的生活道路与创作方向。       到了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肃宗即位之后,原本拖家带口前往陕西避难的杜甫只身北上投奔,然而却不幸被叛军俘虏。       当时的杜甫被生计所迫任职了河西尉这种小官,却也因为官职太低未被叛军囚禁,然而就在这种自身难保的危机时刻,杜甫依然忧国忧民,写下了许多诗歌与文章来抒发自己对叛军的厌恶,对百姓的痛惜,对国家的热爱。       当杜甫成功投奔肃宗之时,被肃宗授予了左拾遗的官职。       但是没有过多久,杜甫就因为坚持自己的良知与原则,在营救房琯之事上触怒了肃宗,被贬到了华州。       历经这么多年的追求仕途,一路行来杜甫见识了许多,成长了许多,再也不是当年写下《望岳》的意气风发的望岳少年了。       仕途的无望、污浊的时政、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只为自己利益的官员等,都让杜甫痛心疾首,而杜甫也终于认识到,自己再也做不了什么。       就这样,杜甫放弃了仕途,几经辗转来到了成都,在几名朋友的帮助下建了被后世称为“杜甫草堂”的一座草堂,写下了情绪压抑却又抒发自己愿自己受苦希望百姓生活幸福的崇高理想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流传于世。       杜甫与李白的相交       公元744年,那时的杜甫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可惜却困守在了洛阳,然而也正是因为此,杜甫在那里与李白相见了。       那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伟大的一刻,因为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       那时的李白年长杜甫十一岁,才华出众、恃才放旷、放荡不羁的名声早已经传遍全国,而相比之下,杜甫却是名声不显,两人的才名在当时的外人看来差距是十分大的。       可是李杜二人皆非常人,那时的杜甫“性豪也嗜酒”,对李白的才华虽素有听闻却不卑不亢,而李白更是不在乎外人口中的虚名,对这位年岁小自己十一岁的“晚辈”十分看重,并未因才名而在杜甫面前倨傲。       两人的结交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只谈好酒与好诗,因此这份深厚的友谊显得是如此弥足珍贵。       同年秋天,杜甫李白二人按照之前的约定前往梁宋访道求仙,把酒言欢共谈国家大事,也是在那里,李杜二人遇见了诗人高适。       这三位名流千古的大诗人虽然诗歌风格不同,却都怀有相同的家国天下的大志,三人在梁宋畅游,详谈甚欢,并且时不时的互相切磋诗歌上的创作,这段时光是杜甫生命中最恣意痴狂的时光,对杜甫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第二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再次相见,可是此时的杜甫生活较为窘迫,不得不自己操持农务,李白写下了一首《戏赠杜甫》,用调侃的语调来安慰杜甫。       这次也是杜甫与李白的最后一次相见,当时的社会情况决定了两人一经分开就难以再见,这也是为何古时候的离别是那么的令人难过的原因。       但是李白与杜甫虽然未曾再见过面,却也是经常互赠诗歌,抒发对好友的想念之情,光是流传于世的两人互赠的诗歌就有数十首。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深厚友谊,着实是令人羡慕。       结语       其实相比与恃才放旷、名扬天下的李白,杜甫有生之年包括他去世后的许多年内,他的诗歌与才华并未受到多少他人的褒奖与重视。       李白的诗歌飘逸潇洒、自然明快,特别是绝句乃为一绝,被时人广为流传。       而杜甫的诗歌风格在当时却显得极为大胆古怪,被时人所摒弃,这也是为何杜甫名声不显的原因之一。       然而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白居易在欣赏过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歌之后,顿时惊为天人,开始积极为杜甫的作品做正面评价,而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在后世更是备受推崇。       杜甫十分特殊,他的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他的作品到了近代现代甚至名扬海外。       杜甫的一生,生前虽郁郁不得志,但是若他知道他对后人的正面积极影响有多么大的话,想必也会得到告慰吧。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