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辅佐曹操究竟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究竟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去做的呢?曹操必然是很有野心的,但他的野心也并不是藏着掖着,可以说曹操的野心很早就显露出来了,他也并没有去隐瞒,荀彧在见到曹操之后,又怎么会看不出来他的心思呢?既然荀彧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为什么还要去辅佐曹操,而最后却也因此而死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荀彧投奔曹操初平二年(191年),荀彧作出了跳槽决定,从老东家袁绍那里跑到了东郡,加盟曹老板的公司。跳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袁绍这人靠不住,皇帝还在董卓手里攥着,他就着急忙慌地议立新君。
从名望实力来看,袁绍是当时最有希望跟董卓抗衡、平定天下的,所以荀彧从老家颍川跑到了冀州,投奔袁绍。
袁绍开始也展现出了领袖人物的特质,召集各路诸侯,联军讨董。可接下来袁绍表现得非常保守,只顾自己争权夺利,反倒是曹操带着自己的人马跟董卓大将激战,自己还受了伤。
虽然曹操被后世称为奸雄,但截至此时,他做一个宦官之后,展现出的却是忧国忧民的英雄气概。
在20岁时,曹操就举孝廉,出任洛阳北部尉,也就是首都城北公安分局局长。洛阳城在天子脚下,达官贵人不计其数,像这种小官属于夹着尾巴都难做人的,曹操却很高调,一上任就造了五色大棒,不管谁违反禁令,统统棒杀。
刚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小打小闹,直到数月后曹操干掉了违禁的蹇图,洛阳豪强瞬间老实了。蹇图是个小人物,他的侄子蹇硕却是只手遮天的大宦官,处理他使曹操获得了巨大威望,同时也收获了蹇硕公公的关照,“升迁”为顿丘县令。
这种刚强正直的性格维持了很久,至少在讨董之时,曹操是奋不顾身的,不过他没能激起联军的进攻,只能打碎门牙活血吞,回老巢整顿部队,并挥兵拿下东郡,当上了东郡太守。
这时候的荀彧,只是一个谋士,虽出身名门,也能拉起一支队伍,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很难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找一个同样心存汉室的主公辅佐,开始他以为袁绍心存汉室,结果没有,他就转而投奔了曹操。
2、荀彧看出曹操的野心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自己的理想是“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但这种理想跟他早年的野心是不相衬的。
见到荀彧时,曹操的反应是大悦,然后说了一句:“吾之子房也。”曹操把荀彧当作张良,那他把自己当成什么了?自然是刘邦。
这种气吞天下的野望,荀彧是面对面感受到的,在之后的日子里,他还能看到很多次这种野心的体现,但他大多无动于衷,直到曹操要称公。
从史书记载来看,荀彧跳槽后就对曹操很忠诚,曹操对他也是非常信任,接受他“奉主上以从民望”的建议,把汉献帝接到了许都,出征时也多次安排他镇守许都。
以曹操的多疑,荀彧无疑已经成为他的心腹,这自然是荀彧用忠诚换来的,哪怕是在衣带诏事发后,曹操血溅朝堂之时,他也没有半点反应。伏皇后被诛杀时,皇权简直空若无物,荀彧还是没说话。
或许你会说这时候荀彧反抗不了曹操,可在曹操称魏公时,荀彧更没能力反抗,可他就是反对了,原因很简单,在荀彧心中,架空皇权可以,篡夺皇位不行。
3、为何荀彧还要辅佐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并不只是敌方制造合法性的谣言,曹操本人早就逾越了臣子的底线,大权独揽,藐视献帝。
荀彧不管这些,是因为在他的政治设想中,皇帝没必要掌权,刘氏把天下弄得乱七八糟的,又没有安定天下的能力,那就当个吉祥物就好,把国事交给他这样的贤臣们,剿灭四方诸侯,维持国家统一。
在荀彧的设想里面,曹操跟他的身份是一样的,即没有篡位野心的贤臣,所以他对曹操架空皇权的事实一直没有反对,反而全力相助成其霸业。但曹操不是他,当霸业已成,再当臣子就太傻了,唯有登上那唯一的位置,方能满足曹操的欲望。
篡位是件技术活,很难一步到位,尤其曹操是开创者,在他前面只有王莽这一个失败案例,他要慢慢来,称魏公就是其中一大重点。
荀彧对此表示反对,然后就死了,他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反抗曹操了,站出来反对只是为他破灭的理想作最后的挣扎罢了。
不知幸运还是不幸,由于晚年征汉中失败,又被关羽威震华夏,内部还起义连连,曹操不得不停下篡位之举,还没等到天命,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