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历史 >

赵奢评价赵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赵括的事情,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赵括不行,又有的人说这个赵括是行的,但是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赵括的父亲赵奢是怎么评价这个赵括的吧,赵奢好像有说过这个赵括不适合打仗,没有真本领,不能带兵打仗,那么这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赵奢是赵国著名的将领,带领赵国将士打了很多胜仗,但是他的儿子赵括当了将领之后,指挥长平之战,导致赵国四十万大军溃不成军,自己也惨死在乱军之中,赵国元气大伤。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奢曾评价赵括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战争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然而赵括把战争说得太过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作将领,那就没关系,如果赵国必须要用赵括作将领,那导致赵国军队破灭的人必定是赵括。

由此可见,赵奢对赵括的实战才能是持怀疑态度的,果不其然,赵括确实只会纸上谈兵,而非大将之材。

赵括过往没有独立率军出战的经历,缺少拿得出手的战绩是真,但说他完全是纸上谈兵,也未免过于黑化。其实赵括是有出征经历的,在军中也有过不错的建议,要不然名将乐毅会推荐他为统帅。

之所以落下个纸上谈兵的骂名,主要是长平之战本就是难度极大的战役,作为主帅,他承担了所有责任而已。

历史上真实的赵括

其实,从长平之战的经历来看,赵括有一定责任,但绝不是主要责任,他的基本战略思路没有问题。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赵孝成王对军事战略部署的破坏,以及赵国整体国力的劣势。

1、赵括代廉颇出征,有其必然性

后世一直以为赵括就是个战场白丁,所有的战争知识都来自于书本,其实这个说法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现实。

赵括至少参加过两次战争,一次是虽父亲赵奢的瘀与之战,一次是随同乐毅的攻齐战争。那两次战争,赵括虽不是主将,也应该有比较出色的表现,否则名将乐毅不会推荐赵括为主帅。

长平大战之前,赵王选帅,他手上并非没有人选,之所以选中赵括,肯定并不是因为赵括书读得好,仅因为兵书研究得好,军中没人服气,一个不被人服气的将军,怎么可能有名气?事实上,赵孝成王也不是自己一意孤行,而是征求了将军们的意见,乐毅就力挺赵括。

所以,说赵括就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这么重要的战争,没人会草率到这种程度。

2、赵括主动进攻战略的选择是对是错?

赵括不同于廉颇的地方在于,廉颇选择严防死守,绝不出战,企图拖死秦国。赵括采取的是主动进攻的战略,企图直接在运动战中歼灭敌军。

廉颇之所以选择保守的防御战,一是他自己的谨慎风格,二是他认为赵军确实打不过秦军,三是秦军远征,打不了持久战。

看起来廉颇的战略选择没有错,可是事实上,廉颇的这个选择至少有两个问题。其实,廉颇的防守战并不算很牢靠,三道防线丢了两道,战死或被俘六员大将。廉颇的防守只能用苦苦支撑来形容,最后的防线能不能受得住,还真不好下结论。

第二个问题是,秦军打不起持久战,赵军同样也打不起持久战。赵孝成王之所以对廉颇不满,让赵括主动出击,其实就是因为赵国从上党之战开始,三年的持续战争,赵国也快被拖垮了!

一般认为,赵括的失败根子就在放弃防守。其实不然,赵括的进攻还是取得了预期成果。长平之战,秦国只能算作惨胜,他们也损失了二十多万兵力,这二十几万损失,大多死于赵括的进攻。有军事专家分析,赵括的主动进攻,初期实际上已经形成对秦军的合围,并切断了秦军的水源。

按照这个事态,秦军很快就要溃败。如果不是后来的意外情况发生,赵括将完胜白起!

3、赵括失败的关键因素

这个意外情况就是,秦国切断了赵国的粮道。原来,秦昭襄王得知秦军的被动情况后,立刻做了一次全国性的战争总动员,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入伍,又组织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增援前线。

另外,白起这个名将真不是白给的,他留了一个后手,三万机动部队。白起利用这三万人马,以及增员的十万人,出其不意地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正是这个出乎赵括意料之外的因素,彻底打乱的他的军事部署,原来对秦军形成的优势不复存在,相反还受到增援部队的夹击。最后导致战争的走势彻底易位,赵军断粮四十五天,只能杀马充军粮,甚至人相食,在这种情况,赵军终于走向崩溃。

这里面有白起比赵括老道的地方,人家有后手,赵括没有料到。更主要的是,秦国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竟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组建增援部队,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相比较赵国就不行了,根本没有后续增援,赵括的粮道被切断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几十万人马落入虎口,毫无解救的办法。

综上所说,长平之战,首先是形势决定了必须以进攻代替防守,这个大前提不是赵括能决定的,国力支撑不起。其次赵括的进攻方案并没有大问题,也取得了预期的战果。之所以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秦国的强大综合国力,保证了秦军在被动局面下能得到增援,而赵国不具备这个条件。

所以,本质上来说,赵括的长平之战失利,跟他个人的指挥失误(没有防备粮道被劫)关系不大,而是赵国输在了综合国力不如秦国!所以,用纸上谈兵讽刺赵括是不公平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