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秦末汉初时著名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这样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良的祖父张开地和父亲张平先后给韩国五任君王做过相国,故而张良家族“是五世相韩”,为了报答韩国君王的知遇之恩,张良在韩国国破之时“弟死不葬”,散尽家财,以求刺客刺杀秦王,当时的秦王是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张良在淮阳见到一大力士,非常勇猛,便为大力士打造了一支重达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待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东巡天下时用铁椎砸秦始皇的车辇,在博浪沙,这支重达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已经砸中车辇,但当时还是秦王的秦始皇竟安然无恙,原因何在?
因为砸中的是副车,副车里坐的并不是秦始皇。
为什么砸中的会是副车,而非秦始皇乘坐的车辇呢?对于这个问题,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说,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索来回答。
首先,史书中记载的是,张良遇见的这位刺杀秦始皇的刺客是力士,刺客仅仅是力量大,能把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在很远的地方扔到秦始皇的车队中,但也就是这样了,刺客的能力也就只是这样了,史书中并没有说刺客有神箭手那种“百步穿杨”的功力。
其次,可能张良也知道刺客并没有“百步穿杨”的能力,但并未要求刺客练出“百步穿杨”的能力或刺客没有时间练习出“百步穿杨”的能力,又或者是刺客根本练不出“百步穿杨”的能力,所以张良只能碰碰运气,万一运气好,砸中了秦始皇的车辇,那就万事大吉,若是运气不好,砸不中秦始皇的车辇,那就赶紧跑路,再寻找别的机会。
再次,博浪沙刺秦一事也反应出张良虑事不周的思维特点,当时的张良,就是个世家公子哥,并无特别的才学,尚未得到黄石老人授予的《太公兵法》,日后,张良得到了黄石老人授予的《太公兵法》,苦学了十年,才算学业有成,但张良给刘邦一讲,刘邦就整明白了,这大概也能说明,张良绝非刘邦那种天资聪颖之人,当初在博浪沙刺秦,虑事不周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张良博浪沙刺秦这事,是欠考虑的,比起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还欠考虑,陈胜、吴广乃迁徙之徒、氓隶之人,仍旧懂得打项燕和扶苏的旗号,仍旧能在卜者点拨后迅速地设计出一套用鬼神之说来威吓众人的方案。
正因为张良当时太年轻,做事太欠考虑,仅凭一腔热血,所以黄石老人在向张良传授《太公兵法》时才反复试探张良,磨炼张良的耐性,并且告诫张良,学《太公兵法》要学十年,张良未解黄石老人的心意,真的就傻乎乎地学了十年,方才出山。
参考资料:《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用大铁锤砸中车辇,为何被刺杀的秦始皇安然无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