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晨风网!
首页 > 人物 >

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49年坚持留大陆,得知志愿军胜利老泪纵横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894年,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举国大悲、在一众悲痛欲绝的亲友中,有一个他的同窗好友,叫萨镇冰。       1895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威海卫战争中惨败,他拒绝日军劝降,服毒维护了清朝海军最后的尊严,这其中,有一个人想追随他而去,他是萨镇冰。       做过清朝的海军总司令、又在民国被两度任命为海军总长,虽然他以一人之躯无法撼动天下大势,但他一路秉持着祖国统一,祖国独立的政治理想,最终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发展和壮大。       他就是萨镇冰,一个在历史中熠熠生辉的男人。       要抵抗侵略,海军是关键       萨镇冰出生于1859年,祖上可以追溯到中国元代,是元世祖忽必烈身边的近臣,在元朝末期举家迁至福州,是当地有名的八大家族之一。       萨镇冰家族曾出过诗人、名臣、近代大学校长等,家学渊源,所交也皆是名门望族。       到萨镇冰父亲萨怡臣这一代,虽家中贫困,但饱读诗书、立志报国的家风未改,当时任福建船政的沈葆桢就是萨怡臣的好友之一。       中国是一个陆上大国,自古以来就忽视对制海权的控制,所以海军力量非常薄弱。       面对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的侵略,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萨怡臣和沈葆桢每每提及国家危难都认为大力发展海军是抵抗侵略的关键之一。       有此渊源,当时只有10岁的萨镇冰由沈葆桢引荐,在1869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与邓世昌成为同窗。       由于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突出,又系出名门,萨镇冰在1876年作为该校的第一批留学生,赴英国海军学院学习驾驶技术。       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专门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可以说萨镇冰有幸站在了中国海军的起点上。       在英国学习了四年,回国时正值北洋水师学堂刚刚创立,萨镇冰又直接赶赴天津,担任北洋水师学堂的教习工作。       北洋水师学堂是中国北方的第一所海军学校,所以在萨镇冰的整个青年时期,他对全国的海军的水平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在国外学习过先进的科学知识,又了解国内的海军水平,年轻的萨镇冰怎么甘心只做一个学堂的教习?       基于萨镇冰的积极表现和几次三番的请求,后来他终于担任了威远舰的管带,并晋升为参将。       遗憾的是,虽然萨镇冰积极要求自己,但他依然无缘参加1894年的黄海海战,眼看着好友兼同窗的邓世昌壮烈殉国,萨镇冰的血液燃烧了起来。       时间终于来到了1895年,著名的威海卫战争打响了,这是北洋舰队和日本的最后一战。这一战,日本海军派出了大量的主力舰,在数量上就已经压倒了北洋舰队。       奉命驻守日岛的萨镇冰在极寒的天气下,艰难的抵抗着日军18艘舰艇的轮番袭击。雪上加霜的是,日岛的弹药库不慎被日军击中,没有了弹药,萨镇冰陷入了绝境。       丁汝昌命萨镇冰紧急撤退,几日后日本联合舰队占领了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丁汝昌拒绝劝降,吞鸦片以谢天下,萨镇冰本想效仿丁汝昌的义举,但被同伴劝阻。       是呀,自己是一名军人,国家还需要自己,萨镇冰对自己说。       可是战后,萨镇冰被遣返回乡,此时萨镇冰的父母妻子全部去世。       面对着国家战败,亲人离世,萨镇冰的人生跌入谷底,他对自己已经全无信心。       虽然对自己失望,但他对国家却始终抱有极大的希望,这个屹立在华夏大地上几千年的国度,怎么可能就此陨落?       无望、不甘、屈辱、愤怒,种种情绪萦绕在萨镇冰的心头久久无法散去。此后他在家乡以教书谋生,虽努力生活着,但已无魂魄。       伯乐相邀,再次出山       时光并没有让萨镇冰消沉太久,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找到了萨镇冰,聘请他为自强军的帮统。       从海军变成了陆军?萨镇冰没有去想自己是不是被怜悯了,他只知道,有让他报国的机会他就会去,哪怕化作战场的一具枯骨,也好过在家乡蜗居一生。       在自强军待了两年,清政府就把重建海军提上了议程。       这时有人推举萨镇冰任水军统领一职,但萨镇冰因威海卫战争的败绩坚决推辞不受,清廷只好任命萨镇冰为帮统,并兼任海圻号管带。       再一次踏上战舰,萨镇冰的心情已经与几年前不同,此时他已深知敌我的差距之大,他褪去了曾经的热血,却多了几分沉稳。       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如何,也不知道国家的未来如何,他能做到的只是增强兵力,在必要的时候“虽千万人吾往矣“,为国家捐了这条命也就罢了。       那时候谁能想到他竟然见到了新中国的成立。       1902年,即光绪二十八年,萨镇冰正式统领全部的北洋海军,1903年,烟台海校正式开办。       萨镇冰亲自为学校制定章程,大胆改革,突破创新,平日的海上训练他也都亲自上阵,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没过多久,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学堂就打出了名堂。       除了过硬的专业技能,萨镇冰的气度和修养更是俘获了一众海军的拥戴。他待人谦逊亲切,知人善任,不管是名门之后还是出身平民,只要是良才、有报国心,都能受到萨镇冰的重用。       此外,他生活朴素,即便薪资丰厚,吃穿用度依旧节俭,但对待生活困难的士兵们,他却会倾其所有,这种生活作风与大起大落的人生不无关系,因此他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声望。       1909年,即宣统元年,萨镇冰被任命为海军提督。       这一年他结束了南北水师长期分裂的局面,认真的做了统筹规划,统一了南北两方的管制、旗帜、军号令等等,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人!       但是即便名望加身,他也从未在荣耀中迷失自我,因为他始终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是什么。       在两难中坚定自我       随着清政府的海军渐渐走上了正轨,革命的热浪也渐渐袭来。       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他并非如其他清廷高官一般排斥革命。他隐约的感觉到,清廷的统治已经腐朽不堪,而革命却向他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令他神往。       他能感觉到百姓对新生活的向往,甚至在自己的军中,他也感觉到了蠢蠢欲动,而他自己又何尝不在这种腐朽中感到窒息,对于未来,他向往且惶恐。       终于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了,革命军犹如一只年轻矫健的猎豹扑向了清廷这只垂垂老矣的雄狮。       雄狮虽然年迈,但余威仍在,时任陆军军长的冯国璋向革命军发起猛烈的反击,革命军节节退败。       时任革命军都督的黎元洪曾毕业于天津水师学堂,凭借着这份师生情谊,黎元洪向萨镇冰展开了游说。       但此时的冯国璋还不断下令海军炮轰革命军,萨镇冰陷入了两难。       一面是效忠了半生的帝王家,一面是祖国的新生力量,萨镇冰到底该如何抉择?       从第一天进入福建船政学堂,到如今的水军都督,往昔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最后他终于释然。       自己的枪炮口,要对准的是侵略者,而不是自己的同胞。       他选择了称病离去。自己的做法像一个胆小鬼,但他义无反顾。       萨镇冰的身后应该是骂声一片吧,不去听、不去看,他留下的只有一个坚定的背影,他的枪炮口永远不会对向国人!这是他一生坚持的信念!不去解释,一切留待后人评说。       此后,清廷覆灭,在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相继担大总统时期,萨镇冰两度担任海军总长、期间还代理过国务总理。       但军阀间的争斗始终非他所愿,最终他辞去了所有的职务返回家乡。经历了这么多大风大浪,他竟然还会为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晚年,如果我还能发挥余热       返回家乡时,萨镇冰已经是一个年近70岁的老人了。       回想过往,他为晚清的海军事业奉献了半生,最终却因为不愿残杀同胞而草草收场,民国时期又因为不喜军阀间的斗争而辞去海军总长的职务,放弃了高官厚禄。       这一生,他似乎做了很多事,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做。       虽说无悔,但想想也真是憋屈!       可谁能想到本想回想养老的萨镇冰还能再发挥20年的余热。       因为从1926年末开始,军阀的混战波及到了福建,杀害百姓、入室劫掠、烧屋毁田,小军阀张毅的军队如龙卷风过境一般,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       面对流离失所的百姓,萨镇冰虽然痛心疾首,但也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新的方向,他决定开始赈灾。       他用他多年积累的声望号召了大批的乡绅富户捐款捐物,重建家园。大到修路修桥、重建民房商铺,小到一饭一菜、一衣一药,百姓敬他犹如敬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般。       为此,当地百姓特地在他组织修建的苏州桥边又修建了一座长寿亭祝愿他能够长寿平安。       能切切实实为中国的百姓做些事情,这才是萨镇冰想要的。       赈灾的事刚刚结束,蒋介石“剿共”的队伍又到达福州,作为将领的蒋光鼐、蔡廷锴到了福州自然要拜访当地耆老萨镇冰。几番交谈下来,三人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做法都极为不满。       经过一番商议,萨镇冰以70几岁的高龄毅然加入了由蒋光鼐、蔡廷锴发动的“福建事变”,在他的掩护下,负责“剿共”的十九路军全部撤离了福州。       福建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下令逮捕事变领导人,几位领导人无奈只能流亡海外,但无论旁人如何劝说,萨镇冰都坚持留在福州。       但蒋介石并不敢逮捕他。蒋介石怕的是那个相貌清矍的老人吗?他怕的是那个老人身上的一股正气,他不敢动那股正气,因为他知道那会使他失了军心。       正是身上的这股正气,保护着这位老人走到了他的耄耋之年。       在这些年中萨镇冰更加热心于公益事业。在游历到霞浦县时,他见护城河堵塞严重,就又筹资疏通当地的护城河,为了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他还拓宽了关东市场,每到一处都要为百姓做些什么才不算白来一遭。       在萨镇冰88虽高龄之时,为了解决福州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他在当地创办了佛教医院,为无钱看病的百姓免费或者低价诊疗,种种善举,不胜枚举,他的人生也因此更加丰满。       1949年,在国民党逃亡台湾前夕,蒋介石想到如果能够拥有萨镇冰这样一位有分量的元老人物,无疑是一个加分项。       所以他派人前去福州邀请萨镇冰同去台湾,但萨镇冰言辞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坚持留在了祖国大陆。       他已经陪着祖国走过太多的路,如今新中国就要成立了,他自然要留在这片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90岁高龄的萨镇冰依然加入新中国的建设中,把自己最后的能量发挥到极致。       最令他动容的是,1951年他听到了抗美援朝胜利的好消息,他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打掉了美帝国主义刻在额头上的骄傲,50几年憋在心中的闷气终于散去。       他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成长,看到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看到百姓的欢呼,看到了国泰民安,他又看到了这个古老的民族再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机,他这一生圆满了。       1952年,萨镇冰病逝,没有遗憾。       在那个朝不保夕的年代,这位老人走过了一条好长的道路,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其中有挫折、有屈辱、有无奈、也有彷徨,但正是这种种不如意的情绪,才组成了他让旁人艳羡的丰富的一生,才获得了晚年极致坦荡的绝世光华。       如今的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如果我们的生活有任何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妨就把它当作一场试炼,试炼过后,收获的将是沐浴在阳光下的坦荡人生。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