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在中国东北农村地区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认为,黄鼠狼会“附身”操纵人的心智,使其精神错乱、举止异常,甚至表现出明显的为黄鼠狼“附体”的言行。一些地区为求安泰,为黄鼠狼供奉的牌位尊称其为“黄大仙”,民众在好言劝诫被“附体”者时,也会以“黄大仙”来称呼其所指的黄鼠狼。黄大仙,农村流传迷信说法。在中国东北农村地区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认为,黄鼠狼会“附身”操纵人的心智,使其精神错乱、举止异常,甚至表现出明显的为黄鼠狼“附体”的言行。一些地区为求安泰,为黄鼠狼供奉的牌位尊称其为“黄大仙”,民众在好言劝诫被“附体”者时,也会以“黄大仙”来称呼其所指的黄鼠狼。除家畜等一直为人类养殖的温血动物外,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一直与人类相伴共生的高智慧野生哺乳动物,因其机智狡猾,往往被泛灵化,成为各种民间传说中的妖化、仙化形象。并在对于脑科学和精神疾病知识匮乏的年代,用于解释精神分裂和其他歇斯底里症候的可能原因。民间大量流传的关于“黄大仙”之类“附体”的事件与说法,与狐、鼬等能释放特殊气雾状液体的致幻作用有关,鼬类具有疯狂“舞蹈”来边接近其欲攻击或报复的对象,边释放腺液并加速其散布到空气中以达到更快致幻的本能,由于此类致幻腺液容易诱发神经系统紊乱,有精神病史的受害人更容易被诱发。而歇斯底里及精神分裂症患在发作时也多见手舞足蹈,从而更容易让人将两者的举止表现联系起来,表述为“附身操纵”。东西方各类民间传说,往往都具有能够重复再现的概率依据,其中与生产生活相关的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为后来的科学发展、技术进步所揭示;其余一些未能及时为主流学界和当代生产力发展所重视的说法,因缺乏系统化的可靠研究和大量实证,往往沦为科普的盲区,成为沧海变桑田后,保留传统文化神秘感的最后一块洼地,而这些洼地,部分也是很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视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予以重视和恰当保护,发挥其增进旅游体验的文艺效应,而非片面、武断地否定其价值。能够广为流传的各类貌似不科学的说法,也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着眼点和民间学者开展访查式研究的选题范围,在革命时期曾被过于武断的一概扣以“封建迷信”的帽子,而遭致大量非常具有学术价值的史料、文物等被毁。当前正视并重视传说的意义在于,千百年来,科学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相当部分正是源于从“传说”中取经,并深入挖掘、触类旁通,而获得大量重要发现。
欢迎访问晨风网!